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元美问余近事·其一》
《答元美问余近事·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山中还往酒家知,才到蓬蒿客便疑。

纵有少年问字,也应难见子云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还往(hái wǎng)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酒家(jiǔ jiā)的意思:指酒店或酒楼,也可指酒馆或酒坊。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问字(wèn zì)的意思:指对某一问题进行探求、询问或解答。

应难(yìng nán)的意思:勇敢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元美问余近事(其一)》。诗中描绘了山中酒家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隐逸生活和文人交往的情境。

首句“山中还往酒家知”,点明了地点和活动,山中的酒家成为了诗人的常去之处,暗示了他可能过着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接着,“才到蓬蒿客便疑”一句,通过“蓬蒿”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酒家周围环境的荒凉或简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内心的淡泊。这里的“疑”字,既可能是对环境的疑惑,也可能是对来访者身份的猜测,增加了诗句的悬念感。

“纵有少年能问字,也应难见子云奇。”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形象和性格。这里的“少年”可能是指那些有求学之心的年轻人,而“问字”则是询问学问之意。“子云”是西汉文学家扬雄的字,这里借指有才华的文人。诗人说即使有才华的年轻学子前来请教,也难以见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成就,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谦逊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以及在文人交往中保持高洁、不慕虚名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读亲征诏·其二

君王神武不恬兵,气詟中原一扫平。

可笑西江喜归客,便装行橐待还京。

(0)

自仙潭治归舟呈王鸥盟·其三

扁舟夜泊蓼花丛,晓挂风帆苕水东。

拟办盖头茅一把,十年湖海浪飘蓬。

(0)

满江红.寿邹给事

豹尾班中,谁一似、神仙冠玉。

认得是、当年唱第,斗间星宿。

万卷平生都看了,如今刬地无书读。

向云霄、去路有行堤,沙新筑。黄封酒,生朝禄。

金缕唱,生朝曲。且通宵一醉,剩裁红烛。

待做太平真宰相,黑头坐对三槐绿。

问恁时、犹有甚除书,长生箓。

(0)

桃源忆故人

尊前未语眉先皱。只把横波斜溜。此意问春知否。

蝶困蜂儿瘦。?膎呷丁些来酒。越会把人僝僽。

有个约伊时候。梦里来相就。

(0)

相见欢

江湖万里征鸿。再相逢。多少风烟摸在、笑谈中。

歌裙醉。罗巾泪。别愁浓。瘦减腰围不碍、带金重。

(0)

浣溪沙·其一山矾

芳蕊鬅松夹道垂。珠幢玉节下瑶池。

异香团就小花儿。

应念裴航佳句好,休论白傅送行悲。

月娥亲自送仙衣。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