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重 阳 示 二 三 友 宋 /王 之 道 龙 山 何 处 暮 云 黄 ,坐 想 前 贤 落 帽 狂 。萸 实 菊 花 良 不 恶 ,为 君 沽 酒 作 重 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沽酒(gū jiǔ)的意思:指以卖酒为业,也可指购买酒品。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落帽(luò mào)的意思:指被人揭发或拆穿,使原本隐秘或欺骗的事情暴露出来。
前贤(qián xián)的意思:指古代有才德的先贤和前辈人物。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 注释
- 龙山:指代某座有历史或文化意义的山。
暮云黄:傍晚时分的黄色云彩。
坐想:坐着想象。
前贤:古代的贤人。
落帽狂:古人重阳节习俗,摘下帽子以示欢乐。
萸实:茱萸果实,重阳节常佩戴以避邪。
菊花:秋天的代表花卉,也是重阳节的重要元素。
良不恶:非常好,表示赞美。
沽酒:买酒。
作重阳:为了庆祝重阳节。
- 翻译
- 黄昏时分,龙山在哪里,天空中飘着黄色的暮云。
我独自坐着,想象着古代贤人那般在重阳节放纵地摘下帽子的豪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作品,名为《重阳示二三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朋友情谊的深厚。
“龙山何处暮云黄”一句,以龙山为背景,描绘出暮色中的云彩如同金黄色的画面,给人以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感觉。这里的“龙山”可能是作者心中理想中的一个地方,也许并非真实存在,但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寄托。
“坐想前贤落帽狂”一句,则流露出作者坐在那里思索古代贤人,心情激荡到极点,以至于忘我地摘下帽子,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狂放不羁。这里的“前贤”指的是历史上的伟人或者是道德高尚之士。
“萸实菊花良不恶”一句中,“萸实”可能是对菊花盛开时景象的形容,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界中简单事物的喜爱。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坚贞不屈、清高脱俗的美德,这里作者用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即使是最普通的事物也能给人带来快乐。
最后,“为君沽酒作重阳”一句,表明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双九节)有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这里作者表示愿意为了朋友们再次举行这样一个美好的时刻,为的是共同庆祝这份难得的友谊。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古代贤人的追忆,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俗、珍视友情的情感,以及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岁晏·其三
亭亭西山云,万仞青芙蓉。
下临不测渊,土有太古松。
松顶巢黄鹤,渊中藏蛟龙。
蹑屐披云根,乱石翳蓊茸。
隔溪三五人,濯足吟疏风。
白发好容颜,无乃商山翁。
汉庭亦已出,书币凋淳蒙。
真隐自草木,岂贪世上功。
落日凌紫烟,挥手吾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