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陈州上晏相公》
《过陈州上晏相公》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一时

曾入黄扉国论重求绛帐师资

谈文讲道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

独愧铸颜恩未报,捧觞为寿声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chénzhōushàngyànxiānggōng
sòng / fànzhòngyān

nǎngyóuqīngchénzhījīnjuéguāngróngguānshí

cénghuángfēipéiguólùnzhòngqiújiàngzhàngjiùshī

tánwénjiǎngdàohúnjuànyǎnghàocúnzhēnjuéshuāi

kuìzhùyánēnwèibàopěngshāngwèi寿shòuxiànshēngsh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衰(bù shuāi)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永远不会衰退或消失。

光荣(guāng róng)的意思:指荣誉、光彩。表示受到尊敬、受到赞扬或享有崇高的地位。

国论(guó lùn)的意思:指国家的大政方针或国家的政治理论。

黄扉(huáng fēi)的意思:指官员就职时的黄纸扉页,意指官员的职位或身份。

绛帐(jiàng zhàng)的意思:绛帐是指古代帝王所用的红色帐篷,用于象征权威和尊贵。

讲道(jiǎng dào)的意思:指讲述道理、教导人们的言辞。

清举(qīng jǔ)的意思:指公正无私地举荐人才。

荣冠(róng guān)的意思:指被授予荣誉称号或赢得冠军,成为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声诗(shēng shī)的意思:指声音如诗,形容音乐、歌唱等声音悦耳动听,有诗意。

师资(shī zī)的意思:指教育工作者或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即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数量。

为寿(wéi shòu)的意思:为了庆祝某人寿辰而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

无倦(wú juàn)的意思:不知疲倦,勤奋不辍

养浩(yǎng hào)的意思:培养人才,使其才华出众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玉宸(yù chén)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比喻高位、统治权力。

重求(zhòng qiú)的意思:再次寻求、追求

铸颜(zhù yán)的意思:用美好的品德和行为塑造自己的形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过陈州上晏相公》,表达了对宰相晏殊的敬仰和感激之情。首句“曩由清举玉宸知”赞扬了晏殊过去的清廉和才识,被皇帝赏识;“今觉光荣冠一时”则强调了他在当世的威望。诗人回忆自己曾有幸在朝廷中与晏殊共商国事,“重求绛帐就师资”表达了对晏殊学识的敬仰,意即向他请教学习。

“谈文讲道浑无倦”描绘了晏殊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形象,而“养浩存真绝不衰”则赞美了他的道德修养和恒久不变的精神。最后,诗人感慨自己未能报答晏殊的恩德,只能以诗歌“捧觞为寿献声诗”来表达敬意和祝福,体现了对前辈的深深敬仰和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展现了范仲淹对晏殊的崇敬和对自己未能尽责的自省。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史梦兰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

密国不忘天雨露;丹阳长侍母春秋。

(0)

挽陈丹香棻

善士一乡称,虽系累三年,公论依然留月旦;

故人寸草在,奈羁魂千里,夜台何处觅家山。

(0)

庐郡双忠祠铁像联

吁,某虽不是好官,非尔这个畜生,何至牵连至此;

呸,我自甘为蠹役,若你稍省人事,胡为败坏如斯。

(0)

挽张百熙联

如苍生何,尽嬴得九流归仰,万户悲歌,无计追公返闾阖;

为知己感,负尽了千古功名,百年心事,忍携残泪哭春风。

(0)

挽妻孙夫人

扶病侍灵舆,幸携佳婿佳儿,茶汤手奉,含敛躬亲,只伤心丹药难凭,竟尔仙乡迎孝妇;

方春惊噩耗,倘见先公先母,兰膳如生,清温犹昔,但道我白头无恙,莫教泉壤念衰孤。

(0)

挽家少屏侄孙联

人生至此竟难论,心伤万里鱼书,敢使而翁沧海寄;

地下招魂知恸否,指引两行鸾X,好随吾母故乡归。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