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蜀 江 水 唐 /熊 孺 登 日 夜 朝 宗 来 万 里 ,共 怜 江 水 引 蕃 心 。若 论 巴 峡 愁 人 处 ,猿 比 滩 声 是 好 音 。
- 注释
- 朝宗: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这里指长江水汇入大海,象征归顺或向往中心。
共怜:共同怜爱,表示对江水所承载的情感认同。
引蕃心:引导异族(如少数民族)的心意,可能指文化交流或情感联系。
愁人处:令人忧郁的地方,形容环境或情境使人感到愁苦。
猿比滩声:猿猴的叫声与滩流的声音相比,通常被认为是哀愁的象征,但在诗中却成了好的声音。
好音:在这里指相对的安慰或慰藉,与愁苦形成对比。
- 翻译
- 日夜不断地从万里之外朝向这里汇聚,共同喜爱长江水引导着异族的心意。
如果要说到巴峡中最让人心情沉重的地方,那猿猴的哀鸣声比起滩流的喧闹反而是悦耳的音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亲人的牵挂和不舍。"日夜朝宗来万里"一句,设定了诗人心境,表明他时刻都在思念远方的亲人,这种思念如同朝圣之路一般长久而深沉。
"共怜江水引蕃心"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思念如何被江水所激发。这里的"共怜"一词,表达了一种共同的悲凉和怜悯,江水仿佛也在感应诗人的情怀,而"蕃心"指的是边塞之地的心情,蕃,通常指的是西南地区,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对于蜀地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若论巴峡愁人处"一句,更具体地将这种思念的情境定格在巴峡这个特定的地点。巴峡是三峡之一,以险峻著称,诗人选择此处来表达自己的愁绪,显示了他内心的沉重与复杂。
最后,"猿比滩声是好音"则是一种意象的转换,将自然界的声音——猿啼、滩声,与音乐相比较,这里的"好音"并非表面上的悦耳,而是在这种荒凉之地,即使是猿啼和滩声,也能成为诗人心中的一曲好听的乐章。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性的深刻对话,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独特的感受能力。
整首诗通过对蜀江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他对于自然之美的独到领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避暑冷泉
火云散鳞甲,万瓦如炊燖。
东华车马尘,褦襶不自禁。
谁能半日閒,脱身此窥临。
百钱买渔篷,横截南北岑。
追随二三子,未害山水淫。
邂逅十八公,俱作笙鹤吟。
颇闻彼上人,振鬣万马瘖。
试诗没字碑,往听无弦琴。
空堂无枯秀,契我回向心。
清凉一味禅,挥玉开烦襟。
笑指亭下泉,杉竹涵幽深。
藓桥于三闸,龙怒飞出林。
奔雷吼春壑,晴雪生午阴。
人间正炎热,去作三日霖。
送少卿奉使淮西
金兵据城坚如石,鞑人入关平如席。
秋高塞上沙草愁,夜半军中羽书急。
符麟留钥汉宗姓,风鹤为兵谢安侄。
貔貅野宿日增灶,鼪鼯陆梁夜鸣镝。
肯携金印问钱谷,盍上玉堂调笔墨。
时平书生坐迂阔,气盖廷臣工激直。
烟尘所喜毛发青,冰雪其清肝胆白。
朱雀桥深橘香美,白鹭洲寒荻花湿。
我所思兮丁令威,欲往从之语胸臆。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