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能 仁 照 庵 绍 亨 所 建 宋 /胡 寅 福 州 多 僧 天 下 闻 ,缁 衣 在 处 如 云 屯 。何 人 能 了 上 大 事 ,斋 鱼 粥 鼓 徒 纷 纷 。云 中 复 表 第 二 月 ,何 异 污 渠 鉴 毛 发 。不 独 诗 人 水 镜 昏 ,定 知 佛 祖 龛 灯 灭 。道 人 朅 来 南 山 下 ,盖 头 随 分 茅 一 把 。菩 萨 果 地 已 孤 高 ,石 廪 峰 前 潇 洒 。草 庵 初 就 来 乞 名 ,试 往 寻 之 水 竹 清 。莫 讶 此 庵 安 四 壁 ,大 千 沙 界 总 分 明 。观 君 所 至 金 碧 焕 ,公 才 利 用 如 澄 观 。邻 僧 无 赖 苦 侵 疆 ,何 似 古 人 不 畔 。从 他 三 毒 痴 贪 嗔 ,我 自 无 无 一 点 尘 。携 庵 南 北 东 南 住 ,万 象 光 中 独 露 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争(bù zhēng)的意思:不争指不争论、不争执,即不争辩或争吵。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草庵(cǎo ān)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屋,比喻清贫、简朴的生活环境。
大事(dà shì)的意思:重要的事情或事件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第二(dì èr)的意思:指在某个排名或顺序中,位列第二。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分茅(fēn máo)的意思:指分配茅草作为屋顶的材料,比喻平均分配财产或权力。
福州(fú zhōu)的意思:福州是中国福建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这个成语以福州为名,意味着福州的繁荣、发展和幸福。
佛祖(fó zǔ)的意思:佛教中的祖师、创始者。
盖头(gài tóu)的意思:指掩饰事实真相或遮蔽问题的行为。
公才(gōng cái)的意思:指具有公正才能的人,特指能够公正执法的官员。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孤高(gū gāo)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独立自主,高傲孤立,不愿与他人交往。
何异(hé yì)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金碧(jīn bì)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壮观,光彩照人。
龛灯(kān dēng)的意思:指藏在龛内的灯,比喻隐藏在深处的才华或智慧。
利用(lì yòng)的意思:利用指的是充分利用某种资源或情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毛发(máo fà)的意思:指微小的功绩或微不足道的贡献。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侵疆(qīn jiāng)的意思:指侵犯他人的领土或权益。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沙界(shā jiè)的意思:指沙漠地区,也比喻孤独、寂寞的境地。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石廪(shí lǐn)的意思:形容言辞刚正,直抒胸臆,不畏权贵。
水竹(shuǐ zhú)的意思:水竹是指竹子在水中生长,形容人的品性纯洁高尚,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
水镜(shuǐ jìng)的意思:水镜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水面如镜,表示非常平静、宁静。
四壁(sì bì)的意思:指四面墙壁,形容环境狭小或局限。
随分(suí fēn)的意思:形容程度很高,非常之多
所至(suǒ zhì)的意思:所到之处;无论何处。
贪嗔(tān chēn)的意思:贪嗔是指人们贪图财富、物质享受和怀有嫉妒心理,这是佛教中所说的三毒之一。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污渠(wū qú)的意思:指腐败、贪污的渠道或来源。
无赖(wú lài)的意思:指言行不守礼法,不讲道义,不守诺言的人。
潇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云屯(yún tún)的意思:云屯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云彩聚集在一起,形成密集的云团。
在处(zài chǔ)的意思:在某个地方或环境中处于特定的状态或境地。
粥鼓(zhōu gǔ)的意思:粥鼓是一个比喻,形容人们生活贫困,生活水平低下的情况。
缁衣(zī yī)的意思:指黑色的衣服,也比喻清贫的生活。
- 翻译
- 福州的僧侣闻名天下,身穿黑色僧衣的人到处都是像云一样聚集。
谁能完成一件大事,只做斋鱼粥鼓声中的忙碌僧人。
云中又过了一个月,这与污水沟中的毛发有何不同。
不仅是诗人的镜子变得模糊,佛祖的灯也必定熄灭。
道士来到南山脚下,随意拿起一把茅草盖顶。
菩萨已经身处极高的境界,在石廪峰前更加超脱。
草庵刚刚建成,前来求取名字,试着去寻找,那里只有水竹的清音。
不要惊讶这个庵只有四面墙,它能洞察大千世界的细微。
看你的所到之处,金碧辉煌,才华如同清澈的观照。
邻居僧人无理取闹侵占土地,怎比古人不争执边界的明智。
任由贪婪、愤怒和愚痴困扰他人,我心中毫无尘埃。
无论庵居何处,东奔西走,我独自在万物光辉中显现。
- 注释
- 福州:福州。
僧:僧侣。
天下闻:闻名天下。
缁衣:黑色僧衣。
云屯:像云一样聚集。
大事:大事。
斋鱼粥鼓:斋戒时的鱼粥和鼓声。
云中复表:又过一个月。
污渠鉴毛发:比喻低微的地位。
水镜:比喻清晰的洞察力。
龛灯:佛像前的灯。
朅来:来到。
南山:南山。
茅一把:一把茅草。
菩萨果地:菩萨的修行境界。
石廪峰:石廪峰。
草庵:草屋庵。
乞名:请求命名。
水竹清:水边竹林的清静。
大千沙界:大千世界。
澄观:清澈的观察。
侵疆:侵占土地。
古人不争畔:古人不争执边界。
三毒:贪婪、愤怒和愚痴。
万象:万物。
光中独露身:在光明中独自显现。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福州僧侣众多的景象,僧侣们如同乌云般聚集,但作者认为真正能领悟佛法大道的人并不多,大部分僧众忙于日常修行。诗人以云中第二月和污渠中的毛发为喻,暗示佛法的高洁与现实的混浊。接着,诗人赞美一位名叫绍亨的道人在南山下建造了一座简朴的草庵,庵名“能仁照”,取意于照亮人心的智慧。
庵主的居所虽然简陋,只有茅草屋顶,却有着超然的境界,如同菩萨的果位般孤高且潇洒。诗人对绍亨的才华赞赏有加,认为他的智慧如同清澈的镜子,能够洞察世事。然而,面对邻居僧侣的无理争夺,绍亨选择不争,表现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愿意跟随绍亨,无论庵居何处,都能在万象之中保持纯净无尘的状态,独自显现真我。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表达了对绍亨禅修境界的敬仰以及对超凡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麻姑山道人
麻姑一女子,处处有仙坛。
地古留遗迹,君今住此山。
流泉清涧底,落日乱峰间。
闻有蔡经者,时时得往还。
姑苏怀古和鲜于伯机韵
会稽俯伏遣行人,吴国池台日日新。
幕下盟归金甲散,宫中舞罢翠眉颦。
悠悠今古三江水,寂寂英雄一窖尘。
笑问鸱夷身退后,渔商何苦劝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