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宗寺四咏·其二》
《归宗寺四咏·其二》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溪流宛转翔鸾,翠色涵虚地寒

底事舞馀窥碧沼,袛应误作镜中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地寒(dì hán)的意思:寒冷的地面,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涵虚(hán xū)的意思:指内心深沉、宽广,不为外在事物所动摇。

特地(tè dì)的意思:特意、特别地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溪流(x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流动不息。

翔鸾(xiáng luán)的意思:比喻夫妻相互依恋,和睦幸福。

中看(zhōng kàn)的意思:形容程度不高,只是尚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以溪流与翠色山峦为主要元素,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灵动。

首句“溪流宛转若翔鸾”,以“翔鸾”比喻溪流的蜿蜒曲折,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在山间流动时的轻盈姿态,如同飞翔的凤凰,既展现了溪流的动态美,又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次句“翠色涵虚特地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氛围。翠绿的山色仿佛融入了虚空之中,给人一种特别的清凉感。这里的“寒”字不仅指温度上的凉意,更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清冷与高洁,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意境。

后两句“底事舞馀窥碧沼,祗应误作镜中看”,则通过一个生动的场景,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原本在空中翩翩起舞的景象,却误入了清澈的池塘之中,仿佛是被镜面反射的一幕。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现象赋予了情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体会和独特见解。这种误入“碧沼”的情景,既是自然界的一种巧合,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溪流、翠色、舞影、碧沼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它们之间关系的巧妙构思,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富有哲思的审美境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悟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春夜杂咏并序·其十三

金枢涌灵曜,洗濯自太古。

茫茫吐遥天,渐渐映平楚。

高楼四顾望,何处非三五。

清游歇西园,离怀极南浦。

但觉愁四来,至竟不能语。

徘徊达残更,晨星讵堪数。

(0)

钱塘舟次

罗刹矶头落照阴,铁幢浦口夕波沈。

卸帆只忆吴淞岸,拥揖惊闻越客吟。

风雪衣单知岁晚,江湖酒病与年深。

浮云欲别休回首,千里苍梧是去心。

(0)

杂咏·其十九

人生处天地,纤尘栖弱草。

风至草动摇,微躯不自保。

万物谋所寄,时至安能巧。

大壑藏舟移,过眼疾于鸟。

何用心人事,兀兀抱枯槁。

(0)

杂咏·其十

行行向京雒,冠盖织古今。

疲极或慨息,偶云慕泉林。

长揖挽之去,至竟非其心。

朝来出门望,车迹恐不深。

惊流少潜鱼,疾飙无安禽。

亮矣子陵钓,悯哉嵇生琴。

(0)

送王小霞征士膺荐入京

圣主求贤典自宽,公卿下士古来难。

肯因当路求闻达,却让书生策治安。

汉诏茂才兼异等,周廷论辨即任官。

侧闻贾谊方前席,多少苍生引领看。

(0)

赠黄西陵

世有颠张旭,穷来墨亦痴。

论钱谁买画,得酒且谈诗。

菊冷寒犹傲,枫疏醉亦奇。

牡丹花自好,未肯著胭脂。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