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流少潜鱼,疾飙无安禽。
亮矣子陵钓,悯哉嵇生琴。
长揖(cháng yī)的意思:长时间的鞠躬行礼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车迹(chē jì)的意思:指车辙和踪迹,比喻前人留下的经验和教训。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冠盖(guān gài)的意思:冠盖是指帽子和盖子,比喻掌权、控制。
惊流(jīng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急速湍急。
京雒(jīng luò)的意思:指朝廷、政府的官署和机构。
慨息(kǎi xī)的意思:表示深深地叹息、感叹。
门望(mén wàng)的意思:指人们在经历困难或面临困境时,期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或支持。
疲极(pí jí)的意思:极度疲劳,非常疲乏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至竟(zhì jìng)的意思:最终,终究,到底
子陵(zǐ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人去世后留下的事物。
这首诗《杂咏(其十)》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古代文人志士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行行向京雒,冠盖织古今”,描绘了一幅古代文人学者纷纷前往京城洛阳的情景,冠盖如云,织就了历史的长卷,既展现了古代文化的繁荣,也暗示了文人对知识和理想的追求。
接着,“疲极或慨息,偶云慕泉林”两句,以文人的疲惫与叹息,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对远离尘嚣、回归山林的渴望。
“长揖挽之去,至竟非其心”则揭示了文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他们表面上顺应世俗,但内心深处却难以割舍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朝来出门望,车迹恐不深”一句,通过清晨出门时的观察,进一步强调了文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惊流少潜鱼,疾飙无安禽”运用比喻,将文人比作在湍急河流中挣扎的鱼和被疾风追逐的鸟,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艰难处境。
最后,“亮矣子陵钓,悯哉嵇生琴”以古代两位著名的隐士——严子陵和嵇康为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坚守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敬仰与同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当代文人处境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与传承。
力穑良农晚岁收,英名初喜动凝旒。
光如剑气斗间没,文似河源天上流。
莫叹黄金才易帚,安知布被不封侯。
暮年烈士心方壮,双鹘抟风向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