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武夷》
《过武夷》全文
宋 / 韩元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不到仙山十年道人双鬓亦皤然

却看翠岭千寻石,又汎清溪九曲船。

极已高聊自喜,身轻欲上可无缘

只应猿鹤相认,笑我归耕未有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翠岭(cuì lǐng)的意思:指山峦绿树连绵起伏的景色。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归耕(guī gēng)的意思:指农民归田务农,也比喻人退隐自耕。

极已(jí yǐ)的意思:非常已经,达到了极点。

九曲(jiǔ qǔ)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目极(mù jí)的意思:指眼睛的瞳孔极小,形容目光极为集中或专注。

皤然(pó rán)的意思:形容白色光亮,也指光洁明亮。

千寻(qiān xún)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盘旋。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无缘(wú yuán)的意思:没有缘分或者机会。

仙山(xiān shān)的意思:指仙境或仙人居住的山岳。也比喻幻境或理想境界。

相认(xiāng rèn)的意思:相互认识、相互了解

猿鹤(yuán hè)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像猿猴和鹤鸟一样矫健、灵活。

自喜(zì xǐ)的意思:自我陶醉,自得其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过武夷》,描绘了诗人离开仙山二十年后重游武夷山的情景。首句“不到仙山二十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再次造访的期待。次句“道人双鬓亦皤然”,通过写自己两鬓斑白,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个人经历的沧桑。

第三句“却看翠岭千寻石”,视线转向眼前的青山秀石,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山势之高峻,石头之众多。第四句“又汎清溪九曲船”,则描绘了乘船游览清溪的场景,九曲溪的蜿蜒曲折增添了旅途的趣味。

第五句“目极已高聊自喜”,诗人登高望远,心中充满喜悦,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满足。然而,“身轻欲上可无缘”一句,又透露出一丝遗憾,暗示了未能如愿登顶的失落感。

最后两句“只应猿鹤遥相认,笑我归耕未有田”,诗人想象只有山中的猿猴和仙鹤能理解他的心境,它们可能会嘲笑他虽然归隐却仍未拥有自己的田地。这既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现实处境的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当下景色的赞叹,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韩元吉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南涧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生辰:1118~1187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等,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巡社纪事

晚过力力溪,溪水清可掬。

皎月悬林端,修竹如新沐。

下马入番社,番众一何肃。

灯前试细认,尔雅殊被服。

咨访听语音,通晓更娴熟。

圣治开文明,光被及番族。

应知久渐摩,秀发此先卜。

拱手进番童,经书果能读。

忠信自有基,礼义须涵育。

劝勉且丁宁,披月前村宿。

(0)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其三

内山有生番,可以渐而熟。

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

穿箐截人首,饰金誇其族。

自古以为常,近者乃更酷。

我民则何辜,晨樵夕弗复。

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

土辟听民趋,番驯赋亦足。

如何计退避,画疆俾肆毒。

附界总为戕,将避及床褥。

(0)

海音诗

阐幽郡伯有传文,吴女沉冤得上闻。

我向昭忠祠外过,披榛空访守娘坟。

(0)

漫题

种菜门常闭,诛茅屋未成。

野无粱与稻,路有棘兼荆。

苦赋哀鸿什,悲歌猛虎行。

侧身天地窄,何处寄馀生。

(0)

漫题

偃蹇空山里,新亭泪眼开。

黄鸡催日去,苍狗幻云来。

身世鸾栖棘,功名蚁梦槐。

閒愁无处遣,黑劫正飞灰。

(0)

题张司马若霳七夕乘槎图次六给谏韵四绝句·其一

月地云阶几度秋,填桥何用驾方舟。

仙槎却是君家物,银汉还应认旧游。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