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朝隮

处暑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zhōucáilǎo
sòng / wángzhīdào

hànqiānqúnxīnwàng

yánshēngwénliūshānjiàncháo

chùshǔsāngāoyuánmǎn

láisuǒjiāogǎomiǎ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隮(cháo jī)的意思:朝隮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清晨时的浓雾。它比喻事物初起时的模糊、不明朗的状态。

处暑(chǔ shǔ)的意思:处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夏天的炎热即将过去,天气开始转凉。

檐声(yán shēng)的意思:指雨点打在屋檐上发出的声音。比喻言辞、声音等细微之处。

高原(gāo yuán)的意思:指海拔相对较高的广阔平坦地带。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山气(shān qì)的意思:指山的气势或山中的气候。也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志向或气魄。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无泥(wú ní)的意思:没有泥土,形容非常干净、纯洁。

注释
大旱:严重的干旱。
弥:遍布。
霓:彩虹。
檐声:屋檐滴水声。
夜溜:夜间滴水。
山气:山间的雾气。
朝隮:早晨的彩虹。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季的一个节令。
馀:剩余。
高原:高地。
满一犁:犁田已满一地。
何所喜:为何而来欢喜。
焦槁:枯黄、干涸。
免无泥:避免陷入泥泞。
翻译
大旱笼罩千里地,百姓心中期盼彩虹出现。
屋檐滴水声清晰,山间晨雾似霓裳。
处暑节气只剩三天,高原上犁田正忙。
我来这里所为何事?只为避开干旱,免于陷入泥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干旱之后盼望降雨的景象。开篇“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两句,生动地表达了长时间无雨带来的干旱和人们对雨水的渴望。“霓”指的是天空中乌云密布的样子,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

接下来的“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两句,则细腻地刻画了雨水来临前的自然现象。夜晚时分,檐间传来了雨滴落下的声音,而清晨时分,山中升腾的湿气如同一道道可见的屏障。

“处暑馀三日,高原满一犁”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炎热之中等待雨水的状态。诗人在酷热难耐的环境中熬过了三天,而高原上的土地则因雨水而变得湿润,一犁即可耕种。

最后,“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雨水到来的喜悦。诗人在这场雨中找到了快乐,因为这场雨不仅解除了干旱,更是使得原本焦黄的土地免于被风吹起尘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雨水的热爱以及它给大地带来的生命力。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临平慧禅师赞二首·其二

叻气秋腴雪,秀目椹口。其骨临济,其髓雪窦。

袖手俨然,不落渗漏。

一千龙象之冠,七世云门之后。

君看一句当机,笑中脱略窠臼。

(0)

黄龙生辰因阅晦堂偈作此

万古知音是今日,晦堂古锥口门窄。

今既不来昔不往,桃花落尽春狼籍。

南台茗碗荐炉香,世礼丛林笑未忘。

只个死生收不得,梦中声色谩遮藏。

(0)

寄题胜因环翠亭二首·其二

万身高节清癯老,四座飞檐寒影间。

门外黄尘吹鬓者,有谁见此坐看山。

(0)

次韵题德冈铺

旧闻清宪使临邛,今日公能继此风。

舍者从教坐争席,玩龟不废抚焦桐。

(0)

次韵壁间蒋侯诗

轩前丛玉是谁种,笑里风姿件件宜。

耐久节高真不屈,此情惟有雪霜知。

(0)

再游读旧题

渡头路入白云隈,断岸柴门窈窕开。

忽忆去年曾过此,拂尘闲看旧题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