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戌七月望日自南台游福严书留山中》
《丙戌七月望日自南台游福严书留山中》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乞我一枝筇,经行又别峰。

水流仙界叶,风落化城钟。

锡去泉无恙车行石有踪。

却怜磨衲老,曾见两儒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车行(chē xíng)的意思:指人们的行为或事物的发展像车一样连续不断,如车辆行驶一样,形容顺利进行或顺序连贯。

化城(huà chéng)的意思:指城市被征服,变得荒废、无人居住。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磨衲(mó nà)的意思:指人勤奋修行,刻苦自励。

儒宗(rú zōng)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理念。也用来形容某个学派或团体的主要思想、理念或核心价值观。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无恙(wú yàng)的意思:没有受伤或遭受损失,平安无事

仙界(xiān jiè)的意思:指仙人居住的世界或仙人所在的境地。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孝祥在丙戌年七月十五日从南台游览至福严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乞我一枝筇,经行又别峰”,诗人以谦逊的姿态请求借得一枝竹杖,准备踏上新的旅程,每一步都可能引领他遇见不同的山峰,暗示着探索与发现的旅程即将开始。

“水流仙界叶,风落化城钟”两句,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水流与落叶比作仙界的使者,风声与钟声则仿佛是化城的回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锡去泉无恙,车行石有踪”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锡杖的消失并未影响泉水的平静,车辆的移动留下了清晰的痕迹,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处,也寓意着精神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依存。

最后,“却怜磨衲老,曾见两儒宗”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敬仰和感慨,磨衲象征着僧侣修行的岁月,而“两儒宗”可能暗指儒家文化的传承者,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既赞美了僧侣的坚韧与智慧,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旅途未知的好奇以及对文化传统的尊重,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偈颂七十六首·其二十九

蓦然平地一声雷,惊得蟭螟眼豁开。

是圣是凡俱不立,何妨随处舞三台。

(0)

偈颂十八首·其十五

六月连三伏,人间似焰炉。

依稀寒水玉,彷佛冷秋菰。脩竹芭蕉入画图。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三六

癯形老残,孤节岁寒。照顶髑髅眼,随缘赤肉团。

六街三市寻人去,相唤门门尽是檀。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二二

颦而嗔,伸而悦。默传鼻孔家风,用付眉毛时节。

放下机投,展开漏泄。

十方三世兮同得同参,二仪万像兮同听同说。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六十七

看看,气味历艰难。百城心胆老,三篾肚皮宽。

秋晚长河淡,霜清北斗寒。

哆哆和和兮休嫌冷语,点点闪闪兮定遭热谩。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三七

吃茶去,吃茶去,明明指人无异语。

家风平展没机关,谁道赵州谩院主。

苦苦苦,往往邯郸学唐步。

恰恰长安道上行,分明有眼如天瞽。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