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鄂王庙前湖面的雨景与燕子的双飞之态,以及空梁上香泥的痕迹,隐含着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过往的怀念。
首句“鄂王庙前湖雨肥”,以“肥”字形容雨后的湖面,既形象地描绘出雨水滋润后湖面的丰盈状态,也暗含了诗人对鄂王庙这一历史遗迹的感慨。鄂王庙,通常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有关,此处借以表达对历史英雄的追思。
次句“掠波燕子故双飞”,通过燕子的双飞,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传承。燕子在水面上轻盈地掠过,留下一道道波纹,与湖面的平静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第三句“空梁有垒香泥落”,描述了空荡荡的梁上,曾经筑巢的燕子留下的香泥已落下。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蕴含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深刻哲理。香泥的“落”字,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当前现状的一种无奈与感慨。
最后一句“南渡无家何处归”,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失去家园的哀伤与迷茫。这里的“南渡”可能指历史上的大规模迁徙或流离失所,与鄂王庙的历史背景相呼应,暗示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与个人情感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缅怀、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大茅山
一峰高出众山颠,疑隔尘沙道里千。
俯视烟云来不极,仰攀萝茑去无前。
人间已换嘉平帝,地下谁通句曲天。
陈迹是非今草莽,纷纷流俗尚师仙。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鍊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綵虹。
劝酒
劝君一盏君莫辞,劝君两盏君莫疑,劝君三盏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
天地迢遥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樽酒。
君不见春明门外天欲明,喧喧歌哭半死生。
游人驻马出不得,白舆素车争路行。
归去来,头已白,典钱将用买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