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其三》
《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词锋虽作楚骚寒,德意还同汉诏宽。

好遣秦郎供帖子,尽驱春色毫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楚骚(chǔ sāo)的意思:楚骚是指楚辞中的艰深辞章,也泛指辞章中的华丽辞藻。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词锋(cí fēng)的意思:指词语的锐利和精妙之处。

德意(dé yì)的意思:指德行高尚、意义深远。

毫端(háo d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

帖子(tiě zǐ)的意思:指张贴在公共场所或私人空间上的文字或图片。

注释
词锋:比喻词句尖锐、深刻。
楚骚: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离骚》等作品,以其情感深沉、风格独特著称。
寒:形容词锋的锐利和冷峻。
德意:品德和意图。
汉诏:汉朝皇帝的诏书,象征宽厚和公正。
宽:宽大、宽容。
好遣:喜好派遣。
秦郎:泛指才子或书法家,这里可能暗指某位擅长书法的人。
供帖子:提供书写的内容,如信函、诗词等。
尽驱:全部驱使。
春色:春天的景色,也可引申为生机和活力。
入毫端:进入笔端,比喻将这些元素融入到书法或写作中。
翻译
虽然词句如楚辞般冷峻犀利
但品德深意却如同汉朝皇帝的宽容诏令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元日(农历新年)立春之际,借景抒怀、寄托情感的情趣。以下是对此诗的鉴赏:

词锋虽作楚骚寒,德意还同汉诏宽。

“词锋”指的是诗人的笔触和文辞,这里说尽管诗人的笔力如同古代楚辞中的冷峻,但他的德行和情怀却与宽厚的汉朝诏书相似。表达了诗人虽然作品中充满了激昂的情感,却并未失去大局观念,保持着宽广的胸襟。

好遣秦郎供帖子,尽驱春色入毫端。

“好遣”意味着乐于派遣,“秦郎”在此处代指诗人自己,意为诗人自比为古时的文书使者。而“供帖子”则是指写作和传递信息的工作。“尽驱春色入毫端”则形容诗人将春天的美好景色全部融入笔尖之中,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他运用文字捕捉自然之美的能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举的手法,展示了诗人的文采和情怀。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追求。此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时代气息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风开笑颊轻桃艳,雨带啼痕白玉容。

蝶舞只疑残雪压,月明惟觉异香浓。

(0)

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其二

今代询黄发,临雍缺盛仪。

久从曾釜乐,俄重鲤庭悲。

德履嗟如在,功名误见期。

平生拄颐剑,聊挂墓门枝。

(0)

秋日杂咏六首·其三

醉著山堂梦,初凉枕簟清。

秋声迷夜雨,月色误天明。

为客心长惯,思亲意未平。

岁华容易晚,寂寞壮心惊。

(0)

宋传道挽词二首·其一

德履无遗恨,弦歌有去思。

养亲三釜乐,作郡十年迟。

壮志沈黄壤,英游闭赤墀。

丰碑颂遗爱,谁为继罗池。

(0)

听雨

昨夜灯花暗,今晨雨意深。

残花惟有叶,新笋已成林。

未办扶头饮,聊为拥鼻吟。

兴阑幽梦断,檐际足清音。

(0)

元夔以诗留别用韵示之·其二

渊明绕屋树扶疏,大似蓬蒿仲蔚居。

老矣强营三径菊,閒来未厌五车书。

诗成叹我同招隐,赋就须君敌子虚。

努力青云家世事,他年簪笔待严徐。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