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回春(huí chūn)的意思:
◎ 回春 huíchūn
(1) [return of spring]∶冬去春来,草木重生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苏轼《浪淘沙·探春》
(2) [bring back to life]∶比喻医术高明或药物灵验,能把重病治好
(3) [rejuvenate]
(4) 以前已均夷到接近基准面的地形或景观重新发育幼年地貌
(5) 河流重新发生侵蚀作用
(6) 壮年河流重新形成幼年活力见人(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见面,互相交往的情景。
来意(lái yì)的意思:指来访的目的或意图。
两朝(liǎng cháo)的意思:两个朝代
衲衣(nà yī)的意思:指僧人穿的衲衣。比喻清贫无聊的生活。
年老(nián lǎo)的意思:指人年纪大、年纪渐长。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少见(shǎo jiàn)的意思:很少见到或遇到
双树(shuāng shù)的意思:指两棵相邻的树木,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四邻(sì lín)的意思:指周围的邻居或附近的人。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下界(xià jiè)的意思:指地狱或阴间。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䝾野寺残僧》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宁静的古寺景象。首句“古寺萧条绝四邻”写出了寺庙地处偏僻,四周无人烟,显得孤独而寂寥。次句“寺前松柏几回春”则通过松柏的生长轮回,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僧人的坚守。
第三句“月明下界犹闻磬”,在明亮的月光下,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磬声,体现了僧人的修行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第四句“年老荒山少见人”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孤独,以及生活的清苦与艰辛。
第五句“贝叶旧听双树法”,提到僧人曾聆听佛法,可能是在讲述古老的佛教故事或修行心得。第六句“衲衣孤坐两朝身”则描绘了僧人穿着破旧的衲衣独自打坐的画面,表现出他的虔诚和坚韧。
最后一句“秋风已烂蒲团草,悟得西来意自真”,以季节更迭中的蒲团草被秋风吹得枯黄,象征着僧人对佛法的深入领悟,他已经从自然的变化中找到了真理,心境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寺的环境和僧人的生活状态,传达出一种深沉的禅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湘春夜月.重至西泠
为梅花,天涯曾载愁归。
渐换满眼芳情,都与浸春卮。
一枕渡头清磬,送贺郎老矣,忍解相思。
剩断弦离席,残妆怨粉,留点歌眉。
极恨别后,参差旧约,迢递佳期。
泪掩珠尘,长梦见、玉楼波暖,银烛春迷。
东风欲谢,趁艳阳、重写乌丝。
但恨处,算作吟遍了,沙边渚外,还有人知。
摸鱼儿.丁卯之夏,逭暑西溪,夜宿茭芦庵,徙倚门外,夜清山寂,窅然以思
霭斜阳、晚山如镜,云光凄入平楚。
野塘花瘦闻鱼噞,门外乱萤成亩。遥夜阻。
渐石上、凉生翠袖临风翥。荒埼悄伫。
对落月空船,幽禽骤警,瑟瑟老茭语。
清游兴,怎奈销魂是处。莫霜飞丝鬓千缕。
葛洪川畔三生约,付与笛声今古。应莫负。
算漫趁、烧香愿了深深炷。心期暗许。
几玉树歌残,青楼梦觉,来傍水云住。
曲游春.秋日与伯夔游徐氏园作
桂院新凉嫩,看秀蕊离离,难画秋色。
曲映朱门,锁香苔金井,碧梧喧寂。石磴萝阴湿。
认隐约、浪题浮壁。
甚杜郎俊赏,归来惆怅,绿窗风日。弄白。新蟾檐隙。
误临水眉梢,窥粉帘额。
往事豪情,几因歌驻辔,藉花围席。屈指韶光隔。
叹胜地、风流都息。恁无聊、掩泪林亭,故人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