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有大于此,居高易逢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端(bǎi duā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具有许多不同的方面、特点或能力。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黄池(huáng chí)的意思:指黄色的池塘,比喻腐败的环境或者堕落的世界。
困兽(kùn shòu)的意思:指处于绝境中的人或事物,形容被逼到绝路的情况。
吴子(wú zǐ)的意思:指聪明、机智的人。
无易(wú yì)的意思:没有容易的事情,没有简单的事情
衅隙(xìn xì)的意思:衅隙指的是狭小的缝隙或裂缝,也可以比喻两者之间微小的差异或矛盾。
易箦(yì zé)的意思:易箦意为容易受到干扰,易于破坏。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 翻译
- 争端不在于大小,巫臣设计陷害夏姬。
各种计谋最终困住楚国,吴王阖闾在黄池会盟。
怨恨有时比这更大,身居高位容易遭遇危险。
怎能说警戒被困的野兽,不要像换床而死的尸体一样轻率。
- 注释
- 衅隙:争端。
大:大小。
巫臣: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图:设计陷害。
夏姬:春秋时期美女,被多国争夺。
百端:各种计谋。
困:困住。
楚:楚国。
吴子:吴王阖闾。
黄池:地名,春秋时期会盟之地。
怨有大于此:更大的怨恨。
居高:身居高位。
易:容易。
逢危:遭遇危险。
戒:警戒。
困兽:被困的野兽。
箦:竹席。
尸:尸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感遇》系列中的第十五首。张耒以其婉约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著称,这首七言绝句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个人命运多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衅隙不在大,巫臣图夏姬。百端终困楚,吴子会黄池。"
这里借用古代巫臣与夏姬的故事及吴子与伍员在黄池相会的事迹,来描绘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友情的思念。在这几句话中,"衅隙不在大"暗示了小的裂痕可能演变成大的矛盾,而"巫臣图夏姬"则是一种比喻,用来表达诗人对于朋友之间微妙关系的担忧。"百端终困楚,吴子会黄池"则是对历史上两位英雄人物的相会和悲剧命运的一种回味,从而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临困境时的无奈。
"怨有大于此,居高易逢危。何言戒困兽,无易箦中尸。"
在这两句话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世间怨恨和不平之事的深刻感慨,以及对于处于高位的人容易遭遇危险的警醒。"何言戒困兽,无易箦中尸"一句,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看似平静但实则充满危险的情况,犹如被囚禁的野兽和已经死亡的尸体一样,都可能隐藏着不易察觉的威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借鉴,传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月交光/醉蓬莱
正五云飞仗,缟练褰裳,乱空交舞。
拂石归来,向玉阶微步。
欲唤冰娥,暂凭风使,为扫氛驱雾。
渐见停轮,人间未识,高空真侣。
千里无尘,地连天迥,倦客西来,路迷江树。
故国烟深,想溪树何处。
云鬓分行,翠眉萦曲,对夜寒尊俎。
清影徘徊,端应坐有,风流能赋。
题清芬阁
先生有古风,杳出尘外格。
犹如陵空鸿,矫矫奋六翮。
锵金中律吕,咏性甘糠覈。
苦调非孟酸,□适鄙韩窄。
逸韵肩曹刘,雄词卑甫白。
空遗茂陵稿,未前宣室席。
瑰宝岂终埋,简编缀陈迹。
予生诵风雅,嗜好真成癖。
盥手读终篇,喜同藏拱璧。
裔孙文昌郎,授受良珍惜。
小巫畏大匠,累句屡承索。
续貂愧非尾,成裘由聚腋。
皇华间白雪,杂唱纷缴绎。
意欲扬祖美,不问玉与石。
长言拙称赞,徒慕郢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