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晓《诗》《书》,识字为可尊。
慧勿诱之巧,愚贵留其真。
不忝(bù tiǎn)的意思:不以自己的成就为荣,不以自己的失败为耻。
不失(bù shī)的意思:不丢失,不减损。
村朴(cūn piáo)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朴实、纯朴,没有矫揉造作的样子。
教子(jiào zǐ)的意思:教育子女,培养子女的品德和能力。
科第(kē dì)的意思:指官职高的人,也指高级官员。
老农(lǎo nóng)的意思:指年老的农民。
良民(liáng mín)的意思:指遵守法律、守纪律、品行端正的好公民。
识字(shí zì)的意思:
◎ 识字 shízì
[become literate] 认识文字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田家(tián jiā)的意思:指农村家庭、农户;也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简朴。
文人(wén rén)的意思:指有才学、有文化修养的人,多指文学界的人士。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有余(yǒu yú)的意思:指超过一定程度或数量,还有剩余。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记姓名(jì xìng míng)的意思:记住别人的名字。
这首清代诗人顾柔谦的《田家》描绘了乡村淳朴的农家生活和对教育的重视。诗中田家虽然生活简朴,但非常尊重有学问的人,他们期望通过教育让后代识字明理,不求科举功名,而是希望孩子们能保持真实质朴的天性。他们认为根据孩子的天赋引导教育,就能培养出品行端正的良民。诗中表达了对违背这种淳朴教育理念行为的质疑,认为如果辜负了老农的期望,那在文化上也是有失体面的。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清代农村对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和社会伦理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