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池渺清深,淅沥过新雨。
谁言临池工,至技本天与。
半月(bàn yuè)的意思:半个月亮,表示时间的一半。
初心(chū xīn)的意思:指最初的心愿、最初的目标或最初的信念。
处女(chǔ nǚ)的意思:假装不知道真相,掩饰自己的错误或愚蠢。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当归(dāng guī)的意思:指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鹅群(é qún)的意思:形容人们群居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帮助。
繁暑(fán shǔ)的意思:酷热的夏天。
风埃(fēng āi)的意思:指风吹动尘埃,比喻时势变幻,人事多变。也可以形容环境恶劣或局势动荡。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冠裳(guān cháng)的意思:指穿上礼服或华丽的服饰,表示正式或庄重。
何许(hé xǔ)的意思:何种、什么样的
忽忽(hū hū)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羁旅(jī lǚ)的意思:指被束缚、困扰在某种环境或境况中,无法自由行动。
久已(jiǔ yǐ)的意思:长久以来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廊庑(láng wǔ)的意思:指宽敞明亮的廊子和宫殿、庙宇中的宫殿。
临池(lín chí)的意思:指站在池边观看,比喻学习或参悟书法、绘画等艺术时的心境。
眉宇(méi yǔ)的意思:指眉毛和眼睛,形容人的神态和表情。
奇古(qí gǔ)的意思:形容事物古怪、稀奇。
且当(qiě dāng)的意思:表示暂且、暂时。用于表示现在的情况、状态或行动是暂时的,未来可能会有变化。
入冠(rù guān)的意思:进入高官显贵的圈子,成为一位重要人物。
僧窗(sēng chuāng)的意思:僧人的窗户
树木(shù mù)的意思:比喻一件事物发展壮大,达到数量众多或规模庞大的程度。
坦腹(tǎn fù)的意思:坦腹指敞开胸怀,坦诚相待,不藏私心。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团扇(tuán shà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合作的精神。
微风(wēi fēng)的意思:微弱的风,指轻柔的风。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淅沥(xī lì)的意思:形容细小、细微的声音。
须发(xū fà)的意思:须发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头发或胡须。它表示人的头发或胡须因惊吓、恐惧或愤怒而竖立起来。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徂征(cú zhēng)的意思:指远征、出征,通常用来形容军队出发征战的场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造访戒珠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赞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
首句“悠悠倦徂征,忽忽厌羁旅”表达了诗人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与对漂泊生活的厌倦,为后续的场景转换铺垫了情感基调。接着,“出门复风埃,况乃迫繁暑”则描绘了夏日炎炎、尘土飞扬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
“兹游惬初心,突兀见精宇”转而写诗人对此次出游的满足与惊喜,见到的寺庙建筑显得格外精致。接下来的几句“高人昔所庐,树木亦奇古”,通过描述寺庙周围的环境,展现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微风入冠裳,林影散廊庑”描绘了微风吹拂,树叶在廊下投下斑驳光影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诗人继续赞美“僧窗静无尘,灯火照眉宇”,表现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内心的宁静,以及他们对知识与艺术的追求。
“阅此坦腹姿,须发稀可数”通过描绘僧侣的外貌特征,侧面反映了他们的修行生活,以及岁月的痕迹。最后,“乐死固不虚,颜色如处女”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态度的赞赏,认为他们虽年岁已高,但内心依然纯净如初。
“平池渺清深,淅沥过新雨”描绘了池塘在雨后清新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诗人感慨“谁言临池工,至技本天与”,表达了对自然造物的敬畏之情,认为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自然之美。
“鹅群久已空,团扇复何许”通过对比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兴尽且当归,夜半月方吐”总结了诗人此次游览的感受,虽然意犹未尽,但还是在月光初升时踏上了归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戒珠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历史遗迹以及僧侣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