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深入探索幽静之地的情景,尽管路途艰难,但他的好奇心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驱使他前行。诗中通过“行到水穷云起山”这一句,巧妙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水尽处云雾缭绕,山峦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一带梨花闻犬吠”一句,诗人以梨花的洁白与香气,以及远处传来的犬吠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梨花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以及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犬吠则为这幅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仿佛提醒着访客,有人家近在咫尺。
最后,“人家近在翠微间”一句,点明了诗人的最终目的地。翠微,指的是青翠的山岭,这里用以形容环境的清幽与美丽。这句话不仅揭示了诗人所寻找的“幽”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探索自然、亲近自然的过程,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情感体验。它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旅行,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暖的和谐共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石公晓起看日出月落
我昔曾读弇州伯仲诗,盛称石公日月出没景最奇。
至今两歌犹脍炙,读之往往神先驰。
登临自负颇豪逸,入山往往凌崒嵂。
每携短策冲残暑,屡上危峰观落日。
缥缈龙山尽大观,未若兹游更奇绝。
昨宵醉月石公湖畔石,归卧山楼正酣适。
醉消梦醒鸡乱鸣,照地馀光似霜白。
摩娑睡眼一搔首,瞥见朱霞射东牖。
急起凭栏左右望,动魄惊魂叹希有。
湖光湛湛如凝碧,上下水同天一色。
若木腾辉桂影寒,日月双悬如合壁。
羲轮渐远东峰翠,望舒西引如相避。
金乌鼓翼玉兔顾,相望依依若相媚。
恍疑神女凌波来,双携明镜临妆台。
红绡彷佛长裾展,绿縠纡徐舞席开。
又如宜僚弄丸呈巧技,上下回环终不坠。
忽然两壁直如衡,不觉双丸若平置。
长风萧萧扬素波,晶盘隐隐呈青螺。
遥看天际群峰色,处处岚消出翠蛾。
天地之间亦大矣,五湖不过三百里。
乃知见性自无涯,日月升沉只如此。
倚槛徘徊默有,恍惚此身凌倒景。
须臾日高月渐没,晓岚犹自侵衣冷。
《石公晓起看日出月落》【明·安希范】我昔曾读弇州伯仲诗,盛称石公日月出没景最奇。至今两歌犹脍炙,读之往往神先驰。登临自负颇豪逸,入山往往凌崒嵂。每携短策冲残暑,屡上危峰观落日。缥缈龙山尽大观,未若兹游更奇绝。昨宵醉月石公湖畔石,归卧山楼正酣适。醉消梦醒鸡乱鸣,照地馀光似霜白。摩娑睡眼一搔首,瞥见朱霞射东牖。急起凭栏左右望,动魄惊魂叹希有。湖光湛湛如凝碧,上下水同天一色。若木腾辉桂影寒,日月双悬如合壁。羲轮渐远东峰翠,望舒西引如相避。金乌鼓翼玉兔顾,相望依依若相媚。恍疑神女凌波来,双携明镜临妆台。红绡彷佛长裾展,绿縠纡徐舞席开。又如宜僚弄丸呈巧技,上下回环终不坠。忽然两壁直如衡,不觉双丸若平置。长风萧萧扬素波,晶盘隐隐呈青螺。遥看天际群峰色,处处岚消出翠蛾。天地之间亦大矣,五湖不过三百里。乃知见性自无涯,日月升沉只如此。倚槛徘徊默有,恍惚此身凌倒景。须臾日高月渐没,晓岚犹自侵衣冷。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1767c6c1819b9d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