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匣久无冬树骨,六更长罢夜钟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汴京(biàn jīng)的意思:汴京是指北宋时期的都城汴京,也用来比喻繁华昌盛的都市。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东溟(dōng míng)的意思:形容大海的广阔和浩渺。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航海(háng hǎi)的意思:指船只在海上航行。也比喻人生旅途中的艰难困苦,或者比喻事业的起伏不定。
金牌(jīn pái)的意思:指最高级别的奖牌,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中的最高成就或最高地位。
六更(liù gēng)的意思:指夜晚的最后一更,即凌晨时分。
南斗(nán dòu)的意思:南斗是指南天北斗星座的七颗星星,比喻人才出众、学问渊博。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全盛(quán shèng)的意思:达到最高点,极盛的状态
洒泪(sǎ lèi)的意思:洒泪是指流泪、哭泣。
铜驼(tóng tuó)的意思:比喻虽然外表华丽,但实际上内里空虚、无用。
星陨(xīng yǔn)的意思:指星星从天空中坠落,比喻人才或者名望的消失。
- 鉴赏
这首《厓山吊古(其二)》由明代诗人曾仕鉴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哀愁。诗中以“航海”、“扶天”、“铜驼”、“铁锁”等意象,勾勒出历史的宏大背景,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故国的深深怀念。
首联“频年航海计难成,一旅扶天势易倾”,开篇即点明主题,将历史的转折与个人的努力对比,暗示了历史进程的不可逆转性,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无力感。
颔联“双匣久无冬树骨,六更长罢夜钟声”,运用象征手法,以“双匣”暗喻国家的分裂,以“冬树骨”象征国家的根基,表达国家分裂后,根基已失,难以恢复的悲哀。而“六更长罢夜钟声”则描绘了夜晚的寂静,象征着国家的沉寂与衰败。
颈联“月冲南斗铜驼冷,星陨东溟铁锁轻”,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凄凉景象。以“月冲南斗”比喻国家的衰落,以“铜驼冷”、“星陨”、“铁锁轻”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国家的破败与人民的苦难,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不独金牌堪洒泪,汴京全盛杜鹃鸣”,以“金牌”象征国家的荣誉与尊严,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痛心;“杜鹃鸣”则借用了杜鹃啼血的典故,象征着对故国的深情与哀悼。这一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与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与对故国的深情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忆梅
梦到孤山下。正依稀、清臞标格,逋仙流亚。
纸帐素屏无觅处,辜负广平骚雅。
空怅望、荒台寒榭。
岂是春风欺北地,想缁尘、难枉高人驾。
甘寂寞,在茅舍。如今腊尽应开也。
逞精神、珠离玉缀,霜天雪夜。
驿使不将消息寄,纵有幽怀莫写。
几时得、重携杯斝。
只恐梅花还似旧,待归来、白发堪盈把。
谁为我,语同社。
百字令.送潜阳金肯公初赴燕台
芳郊草绿,雨霏霏、将近花朝时候。
乍暖乍睛寒尚峭,醺作飞琼遍覆。
万树冰澌,一帘玉映,忆得人如旧。剡溪夜访。
至今韵事还又。
猛想昔日梁园,邹枚授简,顷刻千言就。
握管如君多逸思、犹伴阶除鹤瘦。
强半春光,凄迷烟柳,把韶华催骤。
杏花开也,上林沽遍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