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松》
《画松》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古风

张璪画古松,往往得神骨。

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

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

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

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埃尘(āi chén)的意思:指微小的尘埃,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小、微不足道的事物。

尘心(ch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杂念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得神(de shén)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谈举止或表演技艺非常出色,令人赞叹。

画师(huà shī)的意思:在作品或计划的关键部分加上精彩的点缀,使之更加完美。

枯龙(kū lóng)的意思:指盛年已过的老龙,比喻年老无能或事物逐渐失去活力。

流传(liú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事物等传递、传播或传承下来。

埋没(mái mò)的意思:埋没意味着被掩埋、被忽视、被遗忘或被埋藏。指人才、事物等被埋没在大众之中,没有被充分发挥或被重视。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神骨(shén gǔ)的意思:指人的骨骼强健,精神饱满,身体健康。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萧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心态或风格自然、洒脱,不拘束,不受拘泥。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

阳山(yáng shān)的意思:指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被困难所压倒。

注释
张璪:唐代著名画家,以画松石著称。
往往:时常,经常。
神骨:指事物的精神和骨架,这里特指古松的内在气质和外在形态。
翠帚:形容松枝青翠繁茂,形如大帚。
扫春风:比喻松枝轻轻摇曳,如同春风拂过。
枯龙:形容老干枯枝,形态如龙。
戛:敲击,这里形容松枝在月光下的影子如同龙吟般有力。
流传:传承,传递。
画师辈:一般的画家们。
奇态:独特的形态,这里指古松的独特韵味。
埋没:失去,不被展现。
纤枝:细小的树枝。
萧洒:潇洒,自然脱俗的样子。
顽干:坚硬的老干。
突兀:突出,孤立无援的样子。
乃悟:才明白,领悟到。
埃尘心:凡人的心境,尘世的观念。
难状:难以描绘,无法表现。
烟霄质:云雾缭绕中的高洁品质,比喻古松超凡的气质。
我去:我前往。
淅阳山:地名,可能指一个以山水著称的地方。
真物:真实的物体,这里指真正的古松。
翻译
张璪画古松,经常能捕捉到松树的神韵与风骨。
青翠的松枝如扫帚轻拂春风,干枯的松枝好似苍龙在寒月下吟啸。
但这些精妙的形态在流传给一般画师后,都失去了原有的奇特姿态。
纤细的枝条不再显得潇洒飘逸,坚硬的树干也只是孤单地矗立。
我这才领悟到,凡尘之心难以描绘出那超凡脱俗的气质。
我前往淅阳山,到深山中去观赏真正的古松之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画松》,通过描绘张璪画古松的情景,展现了对画家技艺和艺术境界的赞赏。开篇“张璪画古松,往往得神骨”两句,指出张璪在绘制古松时常常能够捕捉到树木的生命力与精神内涵,这里的“神骨”暗示了画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把握和传达。

接下来的“翠帚扫春风,枯龙戛寒月”描绘了古松在不同季节中的姿态,“翠帚”形容春日树梢的繁茂,而“枯龙”则是对冬夜中古松坚韧不屈的形象。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张璪画作中对自然变化的细腻刻画。

“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表达了诗人对于历代画家技艺的敬仰以及他们作品中的独特风格被后世所忽视的感慨。紧接着,“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则进一步描绘了古松在张璪笔下生动而不失细节的形象。

最后两句“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诗人表达了自己要亲赴淅阳山去领略自然之“真物”的愿望,这里的“真物”指的是未经人工雕琢、保持原生态的自然景象。这不仅是对画中古松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真实自然美的向往。

总体而言,元稹在这首诗中通过张璪绘画古松的情境,探讨了艺术与自然、技艺与情感之间微妙的关系。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与台中同饮答谏院王明叟

休沐无多款聚难,暂留佳客解朝冠。

虾头泛酒樽前乐,麈尾生风席上寒。

陪集敢誇言路盛,诙谐渐觉醉乡宽。

敲门又报青蒲信,捧得新诗似执桓。

(0)

按视麋枣堰次韵

郊原气象欲迎春,祠下乔林秀色匀。

数里旧防能禦患,二江流水不迷津。

舆言此日蒙深利,惠政当时念远人。

公意勤勤议增筑,又逢贤杰继芳尘。

(0)

广安鹿呜燕送诸进士

文章得隽自雄飞,平地青云有路岐。

劝驾寂寥惭汉诏,升歌彷佛见周诗。

九秋烟雨登临日,三月风雷变化时。

回首不须题竞渡,锦标争胜已先知。

(0)

城西龙祠二首·其一

市桥官柳翠阴垂,路向西郊驻彩旂。

故事每从遐俗尚,清欢又送晚春归。

留连野色迟迟去,珍惜年华苒苒飞。

老杜有诗殊有味,风光流转莫相违。

(0)

次韵张怀安喜雨诗

云密西郊末作霖,暂凭精祷快群心。

望如至宝难搜索,来似嘉宾忽访临。

古庙有灵惟响答,洪钧于物已恩深。

春膏直待沾濡足,不使狂风取次侵。

(0)

和三月二十一日游海云

玉节重来镇此州,暂驱千骑上峰头。

春阑好为良辰惜,俗乐谁知急景流。

山色也疑今日盛,物情浑胜昔年游。

登临赋咏知难再,持语乡人早借留。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