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四十一首·其二十一》
《偈颂四十一首·其二十一》全文
宋 / 释普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得性,无喜亦无忧

山僧官差自由只得随流入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处实(chǔ shí)的意思:真实可靠,踏实可信。

得性(de xìng)的意思:指某种性格、习性、能力等与生俱来或长期养成的特点。

官差(guān chāi)的意思:指官员的差使或差事。

认得(rèn de)的意思:识别、辨认、了解

入流(rù liú)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适应并融入某个环境或群体中。

僧官(sēng guān)的意思:指出家人担任官职,有时用来形容官员的修养和品德。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随流(suí liú)的意思:跟随主流或大众的思想、行为或潮流。

无忧(wú yōu)的意思:没有忧虑,无所担心

只得(zhǐ de)的意思:只能,不得不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普宁的作品,名为《偈颂四十一首》中的第二十一首。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与修行观。"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意指心灵随着外界环境和心境的变化而变化,但这种变化中蕴含着深远的宁静。"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强调了顺应自然法则,认识到自我本性的真谛,从而达到超脱喜忧的境界。

"山僧官差不自由,只得随流入流",以山僧的身份暗示自己受到一定的束缚,但仍选择随顺世间流转,不为外在环境所左右,体现了禅定中的自在与随缘。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修中的随缘观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出禅者的淡泊与超然。

作者介绍

释普宁
朝代:宋

释普宁(?~一二七六),号兀庵,蜀(今四川成都)人。出家于蒋山,参育王无准师范禅师得法。理宗绍定、端平间,为侍者随师范自育王至径山数载。历住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常州无锡南禅福圣禅寺、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端宗景炎元年卒(《佛学人名辞典》)。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寺法嗣。有《兀庵普宁禅师语录》三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附录。 释普宁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兼山会食

惯从客里换春秋,愧见平生马少游。

怀去仅赢一黄敕,传呼能得几苍头。

浮沉冷宦存吾拙,梦寐清言写我忧。

屡欲相从奏咸夏,怕惊俚耳又休休。

(0)

千人石

生公天人师,讲法花雨堕。

当时听法众,片石千人坐。

山祇常护持,山鸟不敢污。

野人心茫然,傲荡多酒过。

醉来不肯归,石上看云卧。

(0)

热·其一

脱巾无计避炎熇,安得长风上泬寥。

自浴寒泉眉子砚,时浇苍石胆瓶蕉。

老来转觉身为累,贫甚岂为山可樵。

坐想草亭新竹上,一林碎月玉翛翛。

(0)

次韵陈祭酒直舍木犀

西雍夜直秋风底,断是龙涎不敢香。

月府肯分金粟粟,书床相对玉琅琅。

人间富贵梦不到,世外高寒味尽长。

亦笑柴桑千载士,同时祇识菊花黄。

(0)

风作

年光何啻蛇赴壑,仕宦略如鱼上竿。

畴昔本无温饱志,归来只作等閒看。

人间万事风涛急,雨外一蓑天地宽。

潮落海门烟树绿,举头已不见长安。

(0)

山行·其一

亦爱卢仝屋数间,野猿皋鹤共跻攀。

才登楼见一溪月,不出门行十里山。

有兴自携残藁醉,无人得似老夫閒。

樵青莫掩柴扉路,留与春风作往还。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