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辰秋日余与伯修兄俱得请先后出都门至郑相及同宿州署今相去十五年伯脩厌世亦六年矣电火惊心山川触目因书数语兼示小脩方平两弟》
《壬辰秋日余与伯修兄俱得请先后出都门至郑相及同宿州署今相去十五年伯脩厌世亦六年矣电火惊心山川触目因书数语兼示小脩方平两弟》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五度春秋,沤花转眼休。

含悲东里,无路避西州

孤月伤鸿阵,寒云障马头

对床今夜雨,清泪几行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东里(dōng lǐ)的意思:指东方的地方或地点。

对床(duì chuá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同一床上睡觉,也可引申为同一屋檐下生活。

孤月(gū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孤单寂寞,没有伴星相伴。

含悲(hán bēi)的意思:含有悲伤或忧愁情感。

马头(mǎ tóu)的意思:指事情的开端或起头。

五度(wǔ dù)的意思:形容能力或技艺高超,超过常人水平。

西州(xī zhōu)的意思:指远离中央政权的边远地区。

云障(yún zhàng)的意思:指云彩遮挡了视线,比喻事物不明朗或心情不畅快。

转眼(zhuǎn yǎn)的意思:转眼意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飞逝或事情发生得很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名为《壬辰秋日余与伯修兄俱得请先后出都门至郑相及同宿州署今相去十五年伯脩厌世亦六年矣电火惊心山川触目因书数语兼示小脩方平两弟》。全诗以时间为主线,描绘了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十五度春秋,沤花转眼休”点明时间跨度,十五年的时光如同沤花般转瞬即逝,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接下来,“含悲上东里,无路避西州”两句,通过“上东里”和“避西州”的对比,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逃避不得的痛苦。

“孤月伤鸿阵,寒云障马头”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的情感状态,孤月映照下的鸿雁阵列,寒云遮挡着前行的道路,形象地描绘了孤独、迷茫和困境中的挣扎。最后,“对床今夜雨,清泪几行流”则以对床夜雨的场景,寄托了诗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清泪几行流,更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不舍。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时间、空间、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舟夜有怀白石山寒山练川诸旧

积雨溪中黑,秋天试一晴。

月来犹半照,寒起近三更。

水势凭鱼立,风声导虎行。

梦轻江海阔,来往见潮生。

(0)

寄雨公

以尔愿初毕,一瓢行脚宽。

那知出世法,不及避人难。

云月千峰寺,香花五戒坛。

微吟虽自好,或得寄余看。

(0)

夜泊长桥同斗一君熙作

虹梁亘一里,半入溪花丛。

县郭浮居绕,江门照影空。

月寒春尽雪,渔集夜无风。

语谓同舟客,前年过此中。

(0)

饭石峰晚步

白鸟不飞处,云光和水凝。

自吟松下路,遥见寺中灯。

夕爽山无雨,春寒涧有冰。

隔花相问讯,月照荷锄僧。

(0)

答松上人过访不值

孤踪石上云,飘忽本无住。

门外即青山,一瓢向何处。

离心寄春草,柔艳欲飞去。

引领生白烟,花落祇陀树。

(0)

代茅止生悼亡姬三首·其二

独夜寒侵半臂绫,锁窗花影隔层层。

依稀梦里还寻梦,才到钱塘又秣陵。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