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北征人尚未返,雒阳少妇捣寒衣。
支砧桐杵响初传,静夜空庭音易彻。
百结(bǎi jié)的意思:形容事情纷繁复杂,难以解决。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北征(běi zhēng)的意思:北征是指向北方出征,征战北方。
参横(shēn hé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位置或行为不按常理或规则进行,凌乱混杂。
缠绵(chán mián)的意思:形容感情或音乐声音柔和、绵长、连绵不断。
长相(zhǎ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外貌、相貌。
愁心(chóu xīn)的意思:忧虑、担心的心情。
从征(cóng zhēng)的意思:指出征、出兵或参军打仗。
斗转(dǒu zhuǎn)的意思:指形势、局势或人的命运发生逆转,由败转胜或由顺转败。
夫婿(fū xù)的意思:夫婿指的是妻子的丈夫,亦可用来指代丈夫。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闺中(guī zhōng)的意思:指女子的内室、女性私人空间。
河边(hé biān)的意思:指河流两岸或河边的事物。
回思(huí sī)的意思:回顾思考,反思过去的经历或行为。
疾徐(jí xú)的意思:形容行进速度快慢交替。
降城(jiàng chéng)的意思:指攻克敌方的城池,使其投降或被占领。
角枕(jiǎo zhěn)的意思:指枕头的一种形状,像一个角。
锦衾(jǐn qīn)的意思:指华丽的衣被或华丽的床帏。
空庭(kōng tíng)的意思:空无一人的庭院,形容寂静无人的场所。
离别(lí bié)的意思:离别指分别、分离。
撩乱(liáo luàn)的意思:引起混乱或困扰,使人心神不宁。
流萤(liú yíng)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亮。
乱流(luàn liú)的意思:形容混乱不稳定的局势或状况。
络纬(luò wěi)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纷繁复杂。
绵络(mián luò)的意思:指事物联系纷繁复杂,纵横交错的样子。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难胜(nán shèng)的意思:难以战胜,难以制服,无法克服的强大力量。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擗摽(pǐ biāo)的意思:指摔倒、跌倒。
凄恻(qī cè)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哀怨深沉。
前月(qián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流逝。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塞外(sài wài)的意思:指边疆地区或边远地方。
声度(shēng dù)的意思:指声音的大小或响亮程度。
受降(shòu xiáng)的意思:接受敌方投降或认输。
霜华(shuāng huá)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植物叶面上结霜的景象。
微闻(wēi wén)的意思:微小的消息或传闻。
未从(wèi cóng)的意思:没有从别人那里得到教益或教训。
为情(wéi qíng)的意思:为了情感而做某事,出于情感而行动。
相忆(xiāng yì)的意思:相互怀念、相互思念
相同(xiāng t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质量、能力等方面相差不多,无法分出高下。
相和(xiāng hè)的意思:相互协调一致,和谐相处。
乡泪(xiāng lèi)的意思:乡愁的眼泪。
笑语(xiào yǔ)的意思:愉快的笑声或言语。
新寒(xīn hán)的意思:新的寒冷
夜空(yè kōng)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容易做梦,也比喻遭遇困难时思虑过多,担心过度。
幽兰(yōu l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清雅、高洁的环境中成长,保持纯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质。
鸳瓦(yuān wǎ)的意思:指夫妻间和睦相处,如鸳鸯一对,瓦砾相连。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展衣(zhǎn yī)的意思:展示自己的才华或技能。
砧声(zhēn shēng)的意思:指敲打砧石所发出的声音,比喻工作、劳动的声音。
针线(zhēn xiàn)的意思:指缝衣服、做针线活儿。比喻细心、耐心、认真地做事。
征人(zhēng rén)的意思:招募人才,征集人才。
自诉(zì sù)的意思:指个人主动起诉的意思。
受降城(shòu xiáng chéng)的意思:指接受敌方投降的城市或地点。
瓦上霜(wǎ shàng shuāng)的意思:比喻事物短暂,转瞬即逝。
斗转参横(dǒu zhuǎn cān héng)的意思:指斗争或竞争中,双方互相转换阵势,相互参照对方的行动,以求取胜利。
风前月下(fēng qián yuè xià)的意思:形容两人在风中月下的浪漫情景,表示恋人间的甜蜜和浪漫。
这首《捣衣篇》描绘了深秋时节,一位少妇在白马河边为远征蓟北的丈夫准备寒衣的情景。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少妇内心的愁苦与思念。
首句“碧鸳瓦上霜华微”,以霜华轻轻覆盖在碧色的鸳鸯瓦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暗示季节的转换和环境的肃穆。接着,“白马河边秋雁飞”一句,通过秋雁南飞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变换和远离家乡的氛围。
“蓟北征人尚未返”点明了丈夫远征在外,尚未归家的事实,直接揭示了诗的主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紧接着,“雒阳少妇捣寒衣”一句,将镜头转向少妇的动作,她正在为丈夫准备御寒衣物,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情与关怀。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述少妇捣衣时的动作和环境,如“双丝越练光如雪”、“支砧桐杵响初传”等,不仅描绘了捣衣的场景,也巧妙地融入了少妇内心的情感波动。捣衣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她对远方丈夫的呼唤。
“愁心自诉光明月,凄韵应随断续风”两句,将少妇的愁绪寄托于自然之中,月光下的愁心与风中的凄韵相互呼应,形象地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最后,诗人在“风前月下砧声度,斗转参横犹未卧”中,通过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深化了少妇的思念之情。她独自在月下捣衣,直到星辰变换,仍未入眠,这份深情与执着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成功地刻画了一位深爱丈夫、思念远方亲人的少妇形象,展现了古代家庭情感的深厚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