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李总戎防守三水赠之》
《与李总戎防守三水赠之》全文
明 / 黄公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忧时共把心如焚,平蔡由来羡李军。

旗卷波光清夜月,威摇山岳肃江云。

胸中饶有牛气,盾上还裁露布文。

击楫也知惭白发其如无以答吾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波光(bō guāng)的意思:指水面上的光泽,也比喻美好的景色。

击楫(jī jí)的意思:划船时用力划桨,以推动船只前进。比喻积极努力,奋发向前。

卷波(juàn bō)的意思:形容波浪翻卷、汹涌澎湃的样子。

露布(lù bù)的意思:指事情被暴露出来,无法再隐瞒。

牛气(niú q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现出强大的气势和自信。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饶有(ráo yǒu)的意思:形容非常充足或富有。

山岳(shān yuè)的意思:形容巍峨壮丽的山峰或山脉。

吞牛(tūn niú)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能够吞食巨大的事物。

无以(wú yǐ)的意思:没有办法;无法;无可奈何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忧时(yōu shí)的意思:在困难或危险的时候感到忧虑或担心。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鉴赏

此诗《与李总戎防守三水赠之》是明代诗人黄公辅所作,通过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以及对英勇将领的赞美之情。

首句“忧时共把心如焚”,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忧国之心,如同心中燃起熊熊烈火,形象地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焦虑。接着,“平蔡由来羡李军”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李军平定蔡地的敬佩之情,暗示了李军的英勇和功绩。

“旗卷波光清夜月,威摇山岳肃江云”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李军的英武神威。夜月下,旗帜随波光轻轻飘动,显示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美;山岳在李军的威严下显得肃穆,江云似乎也为之静默,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庄重的氛围。

“胸中饶有吞牛气,盾上还裁露布文”则进一步赞扬了李军的豪情壮志和军事才能。吞牛气象征着李军的雄心壮志,能够吞下巨兽,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心;盾上裁露布文,则暗示了李军不仅在战场上英勇,还在军事策略和文书撰写上有着高超的技艺。

最后,“击楫也知惭白发,其如无以答吾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已逝,无法为国效力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李军的期望,希望他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回应君主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也有对英勇将领的崇高敬意,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英雄的赞美。

作者介绍

黄公辅
朝代:明

明广东新会人,字振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御史,忤魏忠贤去官。后迁江西参政,分守宝庆,有政绩。
猜你喜欢

鹅湖山

鹅王牧群鹅,浊世肯下游。

积水近天阙,有时戏沉浮。

老禅天人师,领略倾九州。

初开选佛场,坐断诸峰头。

当时江东西,海纳吞众流。

岁晚徙山麓,华堂跨龙楼。

至今韦公碑,照耀苍崖幽。

陈迹记往昔,登临纵冥搜。

重来岁月疾,俯仰五十秋。

抚事一太息,何从问马牛。

惟馀拱把木,百尺环道周。

成坏各有时,干戈今少休。

空怀三宿恋,为汝半日留。

钟声远送客,雾雨昏林丘。

(0)

送孙子渊潭州司理

我住潇湘狱自清,囚衫虫蠹雨飘零。

如今三院更幽寂,闭户勘书花满厅。

(0)

近状书寄广州何君选张筱文

恐我不堪憔悴死,狂歌度日复何如。

苍云白雁自南北,浊酒素琴相起居。

身外行楸还列列,梦中飞蝶觉蘧蘧。

鸣条已为秋风感,缄尽伤心寄尺书。

(0)

次韵唐太博重过西湖

红尘汩汩解穷年,试说西湖思豁然。

上下层楼涵倒影,联翩飞鸟没寒烟。

未须梅萼催诗兴,长有春风在日边。

安得扁舟去招隐,云窗相对听鸣泉。

(0)

南歌子

采绿随双桨,看山藉一筇。关南桃树几番红。

昨夜诗情频在、雨声中。花径无云隔,苔垣只梦通。

旧欢一饷可过从。试觅鸳鸯新杏、简春风。

(0)

风流子·其二

飞琼神仙客,因游戏、误落古桃源。

藉吟笺赋笔,试融春恨,舞裙歌扇,聊应尘缘。

遣人怨,乱云天一角,弱水路三千。

还因秀句,意流江外,便随轻梦,身堕愁边。

风流休相误,寻芳纵来晚,尚有它年。

只为赋情不浅,弹泪风前。

想雾帐吹香,独怜奇俊,露杯分酒,谁伴婵娟。

好在夜轩凉月,空自团圆。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