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麦》
《秋麦》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连畦细细芊芊,绿接平畴荡晓烟。

纳稼应期欣有岁,服田转瞬明年

四民久识农为苦,二釜常筹食是天。

冬雪春霖时若愁怀对此且纾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愁怀(chóu huái)的意思:形容忧愁、担忧的心情。

春霖(chūn lín)的意思:指春天时期的雨水,也比喻善意的批评或劝告。

服田(fú tián)的意思:服从、顺从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平畴(píng chóu)的意思:平坦的原野,广阔的平地。

芊芊(qiān qiān)的意思:形容植物茂盛、繁花似锦。

时若(shí ruò)的意思:指时间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

四民(sì mín)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中的四个重要社会群体,即士农工商。

细细(xì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细致入微、详细。

应期(yìng qī)的意思:按时、准时。

转瞬(zhuǎn shùn)的意思:转瞬意为瞬间、片刻。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即逝。

鉴赏

此诗描绘了秋麦生长的景象与农民对丰收的期盼。首句“连畦细细复芊芊”以细腻笔触勾勒出麦田的茂盛与整齐,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接着“绿接平畴荡晓烟”一句,将清晨的薄雾与绿色麦田融为一体,营造出宁静而祥和的画面。

“纳稼应期欣有岁,服田转瞬计明年”,表达了农民对于按时收获的喜悦与对未来一年辛勤耕作的规划,体现了他们与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四民久识农为苦,二釜常筹食是天”,揭示了农业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农民面对劳作艰辛的坚韧与智慧。通过“四民”(士、农、工、商)与“二釜”(两口之家的粮食储备),形象地展现了农业对社会稳定的支撑作用。

最后,“冬雪春霖愿时若,愁怀对此且纾然”表达了农民对于自然界的期待与感激,希望冬日的雪和春天的雨能够适时降临,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基础。同时,诗人借此抒发了对自然和谐与生活的美好祝愿,使得愁绪得以暂时缓解。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农事的辛劳与丰收的喜悦,更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农业文明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少保杨澹庵江乡归趣图·其七

巴陵西畔楚江分,曾泛湖波望岳云。

借得君山小龙笛,月明吹向洞庭君。

(0)

晚宿双峰驿楼与故人陈哲言别

山暝烟已敛,林凉月初生。

扁舟泊江汜,候吏欣相迎。

登楼引孤兴,开筵坐空明。

杯分敛溪绿,帘捲双峰青。

几席湛碧流,兰气浮冠缨。

泠泠露丛鹊,中夜四五惊。

偶因念物性,终焉感吾情。

十载怀一枝,三匝栖未宁。

兹晨胡为哉,又逐孤云征。

良宵一邂逅,明发增屏营。

萧萧众籁寒,万壑同时鸣。

缄辞别知己,解缆摇行旌。

(0)

感寓·其三

圆魄载阳燄,终古无亏盈。

因人示朏朓,侧见死与生。

蟾蜍薄阴采,顾兔潜其形。

何当凌倒景,一睹天地精。

(0)

莫愁乐

金雀玉搔头,生来唤莫愁。

自从欢去后,不出石城游。

(0)

秋思二首·其二

登高望沧海,长风欻来过。

九鳌互低昂,三山郁嵯峨。

绰约众仙子,飘飘戏其阿。

手把珊瑚枝,笑拂扶桑柯。

我欲往从之,道远百怪多。

安得骑鸿鹄,乘风越洪波。

举鞭逐蛟蜃,仗剑驱鼋鼍。

永与众仙会,遨游养天和。

(0)

蠹鱼

琐琐如何也赋形,虽无鳞鬣有鱼名。

元来全不知文意,干向书中度一生。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