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病赠别高参政子业》
《谢病赠别高参政子业》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逝将归旧林,复此别知音

绾鱼惭分薄,解剑感交深。

目送三河使,身分十亩吟。

从兹一相失,长叹飞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叹(cháng tàn)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叹气,表示悲伤、失望或无奈的心情。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飞沉(fēi chén)的意思:形容人的情绪或心情突然变化,忽喜忽忧,不稳定。

旧林(jiù lín)的意思:指已经年久失修的林木,比喻已经衰落或过时的事物。

目送(mù sòng)的意思:目送指目光追随着目标的离去,表达了对别人离去的关注、思念或送别之情。

三河(sān hé)的意思:指某地区的三条河流,也用来比喻某地区繁荣昌盛。

身分(shēn fè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或社会地位。

送三(sòng sān)的意思:送走第三个人,指排除、剔除。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唐顺之所作,《谢病赠别高参政子业》。诗中表达了诗人即将辞官归隐,与好友高参政子业分别时的复杂心情。

首句“逝将归旧林”,透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暗示了他即将离开官场,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复此别知音”则点明了与高参政子业的离别,强调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接下来,“绾鱼惭分薄,解剑感交深”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其中,“绾鱼”可能是指赠送鱼作为礼物,而“分薄”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礼物价值的谦虚自责;“解剑”则是古代表示友谊深厚的一种方式,通过解下佩剑赠予对方来表达深厚的情谊。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遗憾。

“目送三河使,身分十亩吟”描绘了诗人目送友人离去的场景,同时以“十亩吟”自比,暗示自己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吟唱,寄托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友情的怀念。

最后,“从兹一相失,长叹隔飞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从此分离,无法再相见的遗憾和叹息。这里的“飞沉”可能指的是天空中的鸟儿,隐喻着友人的离去,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辞官归隐前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送程子方归蜀

薄葺田园溧泽边,乡心常梦蜀山川。
梨花知几逢寒食,麦饭谁能洒墓田。
矍铄老翁轻客路,扶攜稚子上江船。
东还莫为亲朋恋,自古云安有杜鹃。

(0)

题史寿卿二画

少年曾读在原诗,忽见飞鸣傍竹枝。
忆着江南好兄弟,岁寒风雪欲何之。

(0)

雪狮儿·武林春早

武林春早,乘兴试问,孤山枝南枝北。
见说椒红,初破芳苞犹绿。
罗浮梦熟。
记曾有、幽禽同宿。
依稀是、缟衣楚楚,佳人空谷。
娇小春意未足。
甚娇羞,怕入玉堂金屋。
误学宫妆,粉额蜂黄轻扑。
江空岁晚,最难是、旧交松竹。
忒幽独。
笛倚画楼西曲。

(0)

步出上车门

步出上车门,肺肺东门柳。
彼美窈窕娘,惜为荡子妇。
中堂裁衣裳,刀尺常在手。
之子未归家,何以奉箕帚。
为君长相思,踯躅岁云久。
思君头易白,惜无百年寿。
谁能学仙人,辟谷但饮酒。

(0)

答陈宗道见寄

蹇予山泽臞,飘飘一鸥似。
天风忽假便,饮此金濑水。
朝随章句儒,暮逐副墨子。
肯叹饭不足,可恋惟酒美。
赋茅亦聊复,久矣忘喜怒。
尾宁曳涂中,人生行乐耳。
怀人耿不寐,一夕三四起。
江东暮云合,渺渺隔秋水。
遗我诗两章,意古音粹美。
敢谓义熙余,及见黄初体。
君閒耻食粟,我出惭为米。
流品夐不同,黄河贵清济。

(0)

东观徐炼师松隐丹房

仙馆幽深竹覆墙,风传石鼎煮茶香。
门前老树高如盖,乞与樵夫话晚凉。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