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之楚》
《送僧之楚》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西来为传法,南下岂离群

梵神鱼响,秋空法雁闻。

浮杯洞庭月,飞锡衡山云。

若向黄梅去,心香一寄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传法(chuán fǎ)的意思:传授法律、教育、技艺等知识和技能。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梵神(fàn shén)的意思:指佛教中的神明,也用来形容非常聪明、卓越的人。

飞锡(fēi xī)的意思:形容人的声望高、名声远播。

浮杯(fú bēi)的意思:指人生短暂,应珍惜时间。

衡山(héng shā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很好。

空法(kōng fǎ)的意思:空无一物的法律,指法律虽然存在,但没有实际效力。

离群(lí qún)的意思:离开群体,与众不同

神鱼(shén yú)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出现,解决问题或帮助他人的人或事物。

心香(xīn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内心纯净、高尚、美好。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送僧之楚》,以送别僧人前往楚地为主线,展现了僧人修行与旅途的景象。首联“西来为传法,南下岂离群”描绘了僧人从西方而来,传播佛法,即使南行也不忘僧侣间的同伴之情,体现了僧人的使命感和团体精神。

颔联“夜梵神鱼响,秋空法雁闻”通过“神鱼”和“法雁”的意象,寓言僧人在夜晚诵经的声音如同神鱼在水中应和,秋天的天空中连大雁都能听到佛法的教诲,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宗教氛围。

颈联“浮杯洞庭月,飞锡衡山云”则描绘了僧人乘舟泛湖,月光洒满洞庭,手持锡杖穿越衡山云雾的画面,展现出僧人行程的孤寂与神秘,以及对自然的敬畏。

尾联“若向黄梅去,心香一寄焚”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前往黄梅(禅宗五山之一)的祝愿,希望他能将心中的虔诚和敬意化作一缕心香,焚烧在黄梅寺中,寓意着僧人的精神追求和修行之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传达了对僧人修行生活的赞美和对其旅程的深深祝福。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九月十四日舟由丹徒夜半与薇隐乘月登岸行三里作

幽行已三里,村落半摛扉。

只鸟时依树,孤萤不上衣。

月高人影小,潮定橹声稀。

沿水星星火,归惊宿鹭飞。

(0)

舟中

帆挂清江迥,连天秋水长。

烟波千万里,何处是潇湘。

(0)

咏十姊妹花

东风万物荷生成,队队红香照眼明。

衰病天涯憔悴客,自怜同气各枯荣。

(0)

赠周宝镫

多生定拟蕊珠仙,此日风流更宛然。

几见名姬为紫玉,欣逢佳偶即青莲。

香心似雪姿尤丽,秀句惊人骨亦妍。

最喜麟儿抛枣栗,书声共映绿窗前。

(0)

忆父禹都

晓登百尺楼,遥望中条山。

天际有白云,日夕自往还。

去来何寥邈,引领难追攀。

谁云生女好,少长违亲颜。

岂不眷庭闱,安能事间关。

问寝久疏阔,视膳良以艰。

回步循南陔,踯躅涕汍澜。

(0)

赵芷生提学投诗即行次韵答和

朝事惊心累叹欷,君胡掉首向岩扉。

朝辞帝女过巫峡,夜唤湘累下秭归。

归后江潭几秋树,山中日月尽春晖。

彝陵郭畔匆匆语,目极神州涕满衣。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