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游庐山》
《送人游庐山》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庐峰天外清晖,金削芙蓉翠微

石镜倒明华顶曙,香炉遥絓瀑泉飞。

谪仙吟处苔应没,惠远门空客到稀。

此度山人邂逅,为君谈笑拂尘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拂尘(fú chén)的意思:拂尘是指用扇子或拂尘轻轻拂扫,比喻轻轻地触动或扫除。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瀑泉(bào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汹涌澎湃。

清晖(qīng huī)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散去,清澈明亮的阳光照射下来。比喻黑暗过去,光明重现。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石镜(shí jìng)的意思:指古代用石头制成的镜子,用来比喻反映事物本质和真相的东西。

谈笑(tán xiào)的意思:轻松愉快地交谈、笑谈。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香炉(xiāng lú)的意思:比喻有才华的人或有价值的事物在不被重视的环境中。

邂逅(xiè hòu)的意思:偶然相遇,意外的相识。

远门(yuǎn mén)的意思:远离家乡,出门远行

谪仙(zhé xiān)的意思:指人被贬低、被排斥或被迫离开原本的环境,像仙人一样被放逐。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送人游庐山》描绘了庐山的秀美景象和诗意氛围。首句“庐峰天外丽清晖”以壮丽的自然光线开场,形象地展现了庐山峰顶在晴朗日光下的亮丽景色。次句“金削芙蓉合翠微”运用比喻,将庐山比作金色削成的芙蓉花,与周围的翠绿山色相映生辉。

第三句“石镜倒明华顶曙”,石镜湖如同一面镜子,倒映着黎明时分华美的山顶景色,充满神秘与宁静。第四句“香炉遥絓瀑泉飞”则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壮观,仿佛从远处挂下,增添了动态之美。

第五句“谪仙吟处苔应没”暗指李白这样的诗仙曾在此吟咏,如今苔藓覆盖,显得更加幽静。最后一句“惠远门空客到稀”表达了庐山深处的清寂,只有少数访客能抵达,而诗人期待与友人在此相遇,共话风雅,轻松拂去尘世烦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庐山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历史典故和对友情的期待,展现出庐山的神韵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即事

曾两南巡风土知,入春易致雨淋漓。

谓当今度如前度,却鲜阴时多霁时。

寒勒梅岩红始吐,润含麦坂绿方蕤。

以云揽结斯诚好,恐误农耕为惕思。

(0)

虎邱寺三叠苏轼韵

地脉伏来龙,突兀涌峦岭。

石梯五十三,未至劳扪井。

真觉泉石佳,幻传光怪耿。

吟谁虎与龙,杂或蛙兮黾。

湛卢及干将,纷称裂苍矿。

惟喜苏子瞻,材雄气犹猛。

细故弗记忆,凿空词场骋。

左右取逢源,聪明非壅哽。

我来凡三度,今昔祗俄顷。

亦三叠其韵,小立春风冷。

观民有正务,偃息讵宜永。

驾言返翠华,江城丽午景。

借问兴所托,云外青莲影。

有暇当再临,名山订予请。

(0)

题董邦达山水十二幅·其五古木回溪

鹿裘乌匼坐船唇,溪水回风漾钓纶。

不必咨询定谁氏,中传名者已多人。

(0)

金山雨望

烟树重重两岸间,流云著水水漫漫。

江烟江树无穷尽,不让蓬瀛岛上山。

(0)

安期枣

无核仙人枣,来应自海东。

如瓜虽逊大,蒸栗谩言红。

真诰谕长史,佯询讥景公。

持将献王母,甘与玉文同。

(0)

题钱维城塞外秋花九种·其五万寿菊

叶缬瓐璁为正碧,花装琥珀是真黄。

幽风八月称觞句,常裛仙庄湛露瀼。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