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尘滓(chén zǐ)的意思:指尘土和杂质,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东西或人。
倦游(juàn yóu)的意思:指旅行疲劳,对游玩失去兴趣和激情。
铅丹(qiān dān)的意思:指用铅粉和丹砂混合制成的颜料,比喻虚有其表、外表华丽但内在无用的东西。
丝桐(sī tóng)的意思:比喻言辞婉丽动人,音乐优美动听。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杏坛(xìng tán)的意思:指古代文人在杏树下讲学或议论文艺之地。
已经(yǐ jīng)的意思: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已经完成或到达了某个时间点。
游尘(yóu chén)的意思:指人在尘土中行走,形容行动频繁、奔波劳累。
玉色(yù sè)的意思:形容美丽、光洁如玉的颜色。
- 注释
- 囊中:指代财富或珍贵物品。
玉色:形容物品色泽如玉般温润。
餐:这里指消耗、使用。
丝桐:古乐器名,泛指琴。
杏坛:相传孔子讲学的地方,常用来象征教育或学问。
倦游:厌倦了四处游历。
尘滓客:形容在尘世中奔波劳碌的人。
鬓毛:鬓边的头发,代指人的年龄和外貌。
萧瑟:形容稀疏零落或衰败的样子。
铅丹:古代炼丹术中的矿物,这里可能指修炼长生之术。
- 翻译
- 我已将囊中如玉的珍宝化为食粮,醉酒后弹奏着丝桐琴坐在杏坛之上。
想必会嘲笑那些疲于世俗、满身尘埃的游子,他们的鬓发稀疏,一心追求丹药修炼。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所作的《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诗人以“囊中玉色已经餐”起笔,形象地描绘出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将美玉般的品质比喻为日常所享,暗示了诗人的内在修养与品位。接下来,“醉拂丝桐坐杏坛”描绘了诗人沉浸在音乐与沉思中的画面,杏坛通常与孔子讲学相联,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追求学问或精神境界的提升。
“应笑倦游尘滓客”一句,诗人自嘲为疲于世俗事务的旅人,表达了对繁琐尘世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己超脱尘俗理想的向往。最后,“鬓毛萧瑟事铅丹”以头发稀疏、苍白的形象,寓言自己年华老去,但仍致力于修炼身心,通过丹药(铅丹,古代炼丹术中的材料)来保养和延年益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文人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