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包山古寺基,竹窗松桧作幽栖。
- 鉴赏
这首宋朝释怀深的《寄实相院主》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乞得包山古寺基”,透露出诗人对古寺的向往与获得的喜悦,仿佛在说他已得到了一处远离尘嚣、静谧清幽的栖息之地。次句“竹窗松桧作幽栖”,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雅与宁静,竹窗映衬着松树与桧树,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在此处将过上与世隔绝、亲近自然的生活。
后两句“何时一棹来相访,说尽人间万事非”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与渴望。他邀请友人将来能乘一叶小舟前来探访,共话人生百态,探讨世间的是非。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追求。通过这简短的诗句,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以及对简单生活和深刻对话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寺环境的描绘和对友人来访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深刻人际关系的珍视,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怀·其六
季鹰真达士,弃宦归东吴。
禄无盈寸荣,盎无升斗储。
盘桓吴溪上,所乐只在鱼。
怀组夸乡里,佩印骄妻孥。
朝从高鸟翔,莫随舜华枯。
富贵岂不好,不能少须臾。
朔风吹尘沙,出门皆畏途。
抱影廓独倚,新荣非良图。
堂成
筑室三年,堂成可居。我初不知,诸子劳劬。
父母老矣,风雨未除。橐装几何,勿问有无。
伐木于山,因此旧庐。不约不丰,燕处无馀。
堂开六楹,南北四筵。昼明廓然,夜冥黯然。
四邻无声,布被粗毡。身非蚌螺,一睡经年。
夜如何其,趺坐燕安。善恶不思,此心自圆。
东厢靖深,以奉尝烝。老佛之庐,朝香夜灯。
西厢千卷,图书之林。先人所遗,子孙是承。
杖屦经行,直如引绳。顾视而笑,此如我心。
诸子之室,左右吾背。将食击板,一击而会。
瓜畦芋区,分布其外。锄去瓦砾,壤而不块。
废井重浚,泉眼仍在。辘轳雷鸣,甘雨时霈。
园夫能勤,家足于菜。有客叩门,贺我堂成。
揖客而笑,念我平生。三世读书,粗免躬耕。
明窗修竹,惟我与兄。荫映茅茨,吐论峥嵘。
猖狂妄行,以得此名。老而求安,匪以为荣。
《堂成》【宋·苏辙】筑室三年,堂成可居。我初不知,诸子劳劬。父母老矣,风雨未除。橐装几何,勿问有无。伐木于山,因此旧庐。不约不丰,燕处无馀。堂开六楹,南北四筵。昼明廓然,夜冥黯然。四邻无声,布被粗毡。身非蚌螺,一睡经年。夜如何其,趺坐燕安。善恶不思,此心自圆。东厢靖深,以奉尝烝。老佛之庐,朝香夜灯。西厢千卷,图书之林。先人所遗,子孙是承。杖屦经行,直如引绳。顾视而笑,此如我心。诸子之室,左右吾背。将食击板,一击而会。瓜畦芋区,分布其外。锄去瓦砾,壤而不块。废井重浚,泉眼仍在。辘轳雷鸣,甘雨时霈。园夫能勤,家足于菜。有客叩门,贺我堂成。揖客而笑,念我平生。三世读书,粗免躬耕。明窗修竹,惟我与兄。荫映茅茨,吐论峥嵘。猖狂妄行,以得此名。老而求安,匪以为荣。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367c66fb35a6e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