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韦轩》
《赋韦轩》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人性之偏惧不知,西门为此佩柔皮。

报巫依旧伤于急,涵养工夫熟者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ixuān
sòng / liú

rénxìngzhīpiānzhī西ménwèipèiróu

bàojiùshāngchóuhányǎnggōngshúzhěshuí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涵养(hán yǎng)的意思:

[释义]
(1) (名)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夫。他是个很有涵养的人。(作宾语)
(2) (动)蓄积并保持(水分)。森林能涵养水源。(作谓语)
[构成]
偏正式:涵(养

人性(rén xìng)的意思:指人的天性、本性,也指人的品性、品质。

为此(wèi cǐ)的意思:为了这个目的;因为这个原因

西门(xī mén)的意思:指有权有势的人,也指有背景、关系广的人。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翻译
人的本性偏向于恐惧,不知如何应对。
西门为此佩戴柔软的皮革,象征着对未知的保护。
注释
人性之偏:人类天生的倾向或弱点。
惧:害怕。
不知:不了解,不熟悉。
西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人物,也可能泛指一般的人。
为此:因此,为了这个原因。
佩:佩戴,携带。
柔皮:柔软的皮革,象征保护。
报巫:回应巫师或占卜者的警告。
依旧:仍然,照旧。
伤于急:因急于行动而受伤。
涵养工夫:修养功夫,指内在的修养和自我控制。
熟者谁:谁能熟练掌握这种修养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黻的作品,名为《赋韦轩》。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人性之偏惧不知”这一主题的探讨,表达了对社会现实和人心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首句“人性之偏惯不知”,直接点出了人性中存在的偏执与无知。这里的“偏”,指的是人们在认知上的片面性;“惯”则意味着习以为常,难以改变。这样的开篇,已经设置了整首诗深刻而沉重的基调。

紧接着,“西门为此佩柔皮”,这一句通过具体的事物(西门)和行为(佩柔皮),生动地描绘了人们为了应对或逃避内心的恐惧,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机制。这里“佩柔皮”可能象征着一种外在的、表面的自我防护。

第三句“报巫依旧伤于急”,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探讨了人们对于未知或灾难的心理反应。古代社会中,“报巫”通常指的是通过巫术来寻求解脱和避免不幸,但这里的“依旧伤于急”,表明即便如此,也无法根本解决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最后一句“涵养工夫熟者谁”,则是对前述内容的一个总结和反思。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长期的修养(涵养)是否能够让人达到一种更为成熟和从容的状态,从而超越偏执和恐惧。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刘黻对人性深层次认识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