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政(bào zhèng)的意思:指向政府报告情况或请示汇报。
嘉应(jiā yìng)的意思:指应对喜庆事物时的喜悦和应对不幸时的坚定乐观。
猎渭(liè wèi)的意思:追捕渭水中的鱼,比喻有才能的人追求卓越的目标。
平易(píng yì)的意思:形容言语或行为简单易懂,不繁琐复杂。
祀典(sì diǎn)的意思: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仪式。
于斯(yú sī)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某种程度或境地。
元圣(yuán shèng)的意思:指拥有卓越才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圣人。
月报(yuè bào)的意思:指每月一次的报告或汇报。
平易近民(píng yì jìn mín)的意思:指言行举止平和、态度亲民,容易接近和理解。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气息的诗歌,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猎渭之阳,理冥嘉应" 这两句诗开篇便显露出一种庄重与神圣的氛围。"猎渭之阳" 指的是祭祀时所选定的良辰吉日,而"理冥嘉应" 则是指祭祀时所进行的一系列仪式活动,充满了对上天或祖先的敬畏与期待。
接着的"非龙非彪,聿求元圣" 显示出诗人对于祭祀对象——也就是那位被尊崇为神圣的君王的敬仰之情。这里所谓的"元圣",很可能是指被祭祀者的高贵品德和深远影响,而"非龙非彪" 则是在强调这位君主不仅仅是一国之主,更具有超凡脱俗的英明与神圣。
"平易近民,五月报政" 这两句诗则转向了人间的景象。"平易近民" 描述了一种和谐而平等的社会状态,而"五月报政" 则是指古代农历五月时节官员会向君王汇报一年的政绩,这里也暗示着一种对天地自然规律的顺应。
最后的"祀典之崇,于斯为盛" 强调了这次祭祀活动的隆重与盛大。"祀典" 指的是祭祀的礼仪,而"于斯为盛" 则是在表达这一切在此刻达到了一种高潮和顶峰。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面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社会与神圣的敬畏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国家、君主以及传统礼仪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丝桐
地阔天宽人一般,琴心会得语言难。
高山流水知音少,月白风清时自弹。
花心动·其二春词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
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
柳摇台榭东风软,帘栊静、幽禽调舌。
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此恨无人共说。
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
强整绣衾,独掩朱扉,簟枕为谁铺设。
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
梦回处,梅梢半笼淡月。
念奴娇
洞天昼永,正中和时候,凉飙初起。
羽扇纶巾,云流处,水绕山重云委。
好雨新晴,绮霞明丽,全是丹青戏。
豪攘横卷,楚天应解深秘。留滞。
字学书林,折腰缘为米,无机涉世。
投组归来欣自肆,目仰云霄醒醉。
论少卑之,家声接武,月旦评吾子。
凭高临望,桂轮徒共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