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禽应谷声逾碎,露菊侵阶影自圆。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水(bì shuǐ)的意思:指清澈透明的水,也用于形容美丽的水景。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漉酒(lù jiǔ)的意思:漉酒是指过滤酒液,去除其中的杂质。引申为去除掉不纯正的事物,使之纯净。
渺然(miǎo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事物微小、稀少,无法触及或感知。
鸣禽(míng qín)的意思:指鸟类在清晨或黄昏时发出的鸣叫声。
牧笛(mù dí)的意思:指牧人吹奏的笛子,比喻对牧业或农业耕种等工作的熟悉和精通。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梓里(zǐ lǐ)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家乡或故乡。
- 鉴赏
这首《独坐》由明代诗人康海所作,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自然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与内心深处的宁静思考。
首联“梓里逍遥又一年,风光何处不堪怜。”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在此地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已持续了一年,表达了对周围美好风光的喜爱之情,无论在哪一处都能找到令人怜爱的景致。
颔联“鸣禽应谷声逾碎,露菊侵阶影自圆。”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山谷中的鸟鸣声更加清脆悦耳,露水滋润下的菊花映照在台阶上,其影子显得格外圆满。这两句通过声音和光影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之美。
颈联“无病有时看碧水,多情终日卧苍烟。”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他偶尔会欣赏清澈的流水,而整天则沉浸在苍茫的烟雾之中,仿佛与世隔绝,心境超脱。
尾联“斜阳牧笛从吾意,漉酒呼邻兴渺然。”以夕阳西下,牧童的笛声随风飘来,与诗人的心意相合,更添了几分悠远的意境。最后,诗人邀请邻居一起饮酒,共享这份闲适与宁静,情感达到高潮,却又归于淡然,体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康海独特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