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餐饭(cān fàn)的意思:指吃饭、进食。也用来比喻生活、生计。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滚滚(gǔn gǔn)的意思:形容水流、烟云、人群等连续不断、汹涌向前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势头强劲、蓬勃向前。
汉节(hàn jié)的意思:指节俭、节约的精神和行为。
加餐(jiā cān)的意思:指在正常的饮食时间之外额外增加一顿饭或食物。
就道(jiù dào)的意思:就是指按照道理、按照规定来办事。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芒鞋(máng xié)的意思:形容穷困潦倒,没有鞋子穿。
南冠(nán guān)的意思:指南方的帽子,比喻地位高、权力大的人。
旁人(páng rén)的意思:指除了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也指旁观者或外人。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易水(yì shuǐ)的意思:易水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条河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较量或决斗的地点。
- 注释
- 芒鞋:草鞋,简易的鞋子,象征朴素和坚韧。
初就道:刚刚踏上道路,开始旅程。
慷慨:豪迈,不畏艰险。
长江:中国的母亲河,象征壮丽的自然和历史。
萧萧易水:古代河流名,此处形容环境凄冷。
汉节:古代使臣所持的旌节,代表国家尊严。
南冠:古代囚犯的帽子,代指被囚禁的人。
加餐饭:正常饮食,这里指生活的基本需求。
旁人:周围的人,指看到这一情景的人。
掬泪:捧起眼泪,形容极度悲伤。
- 翻译
- 穿着草鞋刚踏上旅途,豪情满怀不惧艰难险阻。
长江奔腾不息,易水寒风吹过声声凄凉。
风霜严寒侵袭着使节的旌节,满身尘土覆盖着南冠囚犯的帽子。
不再有正常的饮食,旁观者只能含泪注视这一切。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汤雷奋所作,名为《挽谢叠山(其二)》。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不舍之情。
"芒鞋初就道,慷慨不辞难。" 这两句描绘出友人临别时穿着简陋的草编鞋子(芒鞋)踏上归途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心不甘、情不愿。
接下来的"滚滚长江尽,萧萧易水寒。" 通过对长江和易水流动声响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时间流逝、季节变迁的感觉,暗示了离别后的时光飞逝,以及心中的凄凉。
"风霜欺汉节,尘土上南冠。"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进一步描绘,通过秋风和霜雪侵袭及寒冷的气候来形容友人的离去给诗人带来的心灵创伤。
最后,"无复加餐饭,旁人掬泪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朋友离别后的哀愁情绪,以及周围的人都为之感动而落泪的场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写,传递出深沉的友情和难以割舍的情感,是一首表达离别哀愁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汶上王明府之任
何时到故乡,归去佩铜章。
亲友移家尽,闾阎百战伤。
背关馀草木,出塞足风霜。
遗老应相贺,知君不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