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归》
《暮归》全文
明 / 李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山腰小路曲如蛇,薄暮疏疏雨润沙。

醉里亦知春色老,西风开遍木棉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棉花(mián huā)的意思:指某人言行温和、善良、仁慈,或形容某事物柔软、舒适。

木棉(mù mi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外表华丽,内在空虚。

山腰(shān yāo)的意思:山腰指山的中部或中间位置。

疏疏(shū shū)的意思:稀疏、不密集;不紧密、不严密。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小路(xiǎo lù)的意思:狭窄的道路或小巷

雨润(yǔ rùn)的意思:形容雨水滋润,使事物生机勃勃。

木棉花(mù mián huā)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气质像木棉花一样美丽、纯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晔的《暮归》描绘了一幅山间小径晚景图。"山腰小路曲如蛇"生动地刻画了山路蜿蜒曲折,如同盘旋的蛇,展现了自然的幽深与崎岖。"薄暮疏疏雨润沙"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稀疏的细雨轻轻洒在沙地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湿润的氛围。

"醉里亦知春色老"表达了诗人微醺之中对春光逝去的感知,即使在醉态中也能体会到春天的凋零,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西风开遍木棉花"以木棉花象征春天的结束,西风吹过,木棉花盛开,宣告了春天的终结,也暗示了诗人的归家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小径的景色变化,以及诗人借酒消愁、感叹春去的情感,展现出明代文人墨客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李晔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赠别吴仲权三首·其一

英英延陵家,蔼蔼宜章县。

政用鲁诸生,俗今齐一变。

诸公竞推毂,天子思晚见。

用舍有是夫,交亲谁不羡。

(0)

题沅陵县治廓轩

昔我过此屋,四壁蔽莫窥。

屋外何所有,榛草连污池。

今我重来过,壁去檐竹垂。

榛草既除屏,洿池出涟漪。

檐前复何有,江上山参差。

山穷望不穷,所恨眼力遗。

主人要命名,名汎境不随。

昔闇今则廓,曰廓咸谓宜。

慨兹一室尔,系在治不治。

除昏与致明,可不念已为。

游焉且息焉,舍斯复何斯。

岂惟君是规,我亦因得师。

(0)

蕃欲为辰阳之行适寺簿先生以使事来武陵既获再侍又蒙俯用近者寄上鄙韵赐之辄复次韵叙别并呈子实百六丈

岁事有丰俭,民情关悴荣。

蓄储虽具数,郡邑颇空名。

为国深存虑,劳公作是行。

违离频领引,邂逅复心倾。

有志空前躅,无成愧此生。

匆匆还进棹,草草仅班荆。

对雨埙篪句,看云手足情。

千林唤归去,一雨劝催耕。

(0)

蕃方为纪游之诗未就知府寺簿先生宠示佳句敢辄次韵

兹因谋道来,不为看山新。

看山虽云新,图画犹昔人。

虚亭十日留,欲出凡几巡。

隔江树差差,俯槛波粼粼。

终藉席间语,乃涤胸中尘。

况兹篮舆行,攀崖陟嶙峋。

是知竹使符,不异丘壑身。

世人何不察,百伪嫌一真。

而我孤拙者,崎岖聿其轃。

话言听矻矻,书札胜频频。

先生今徐州,愚非欧阳陈。

庶因唱酬诗,牵联诏无泯。

(0)

晨起

布衾失馀温,纸窗启微明。

霜粲万瓦白,江可一苇横。

故园菊应荒,郢岸梅且荣。

客游胡滞留,岁事行峥嵘。

(0)

寄太和旧游

李暗桃春未是晚,可怜孤负海棠天。

故应陶写皆诗内,安得淋漓到酒边。

已办经营求散吏,便思潇洒泛江船。

相思异日题诗句,绕屋扶疏陶令篇。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