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减(bù jiǎn)的意思:不减表示数量或程度没有减少,保持不变。
惨裂(cǎn liè)的意思:形容被破坏、破裂得非常严重或非常惨重的情况。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摧朽(cuī xiǔ)的意思:摧毁腐朽的事物,指消除旧的、落后的,以便建立新的事物。
动色(dòng sè)的意思:指人的情感、表情或神态变化。
东绢(dōng juàn)的意思:指东方的绸缎,比喻华美的衣裳或华丽的场面。
放笔(fàng bǐ)的意思:随意写作,毫无顾忌地写字。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拂拭(fú shì)的意思:拂拭指轻轻地擦拭或扫除。形容对事物进行细致的处理或整理。
高枝(gāo zhī)的意思:指人在社会地位、职位等方面比别人高出许多。
皓首(hào shǒu)的意思:指头发白,年老的样子。形容人年纪大。
胡僧(hú sēng)的意思:指没有正当身份、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交错(jiāo cuò)的意思:指事物错综复杂、纷繁交错的状态。
锦绣(jǐn xiù)的意思:形容美丽绚丽的景色或事物。
绝笔(jué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画的能力达到巅峰,已经无法再有更好的作品。
雷雨(léi yǔ)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的暴雨,也用来比喻事情突然发生或变化的极端情况。
凌乱(líng luàn)的意思:指秩序混乱,乱七八糟。
龙虎(lóng hǔ)的意思:比喻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满堂(mǎn táng)的意思: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座无虚席,场面热闹繁荣。
庞眉(páng méi)的意思:形容人的眉毛浓密而长大。
匹好(pǐ hǎo)的意思:形容相配、相称。
偏袒(piān tǎn)的意思:偏袒指偏向、偏爱某一方,对其予以特殊照顾或偏护。
神妙(shén miào)的意思:非常神奇和奇妙的意思。
数相(shù xiāng)的意思:指计算相貌,通过计算面部特征来判断一个人的命运、吉凶、福祸等。
松子(sōng zǐ)的意思:指人的心胸开阔、性格豁达,不拘小节,不计较得失。
松根(sōng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基不牢固,容易动摇或崩塌。
苔藓(tái xiǎn)的意思:形容事物长时间不被整理或照顾而显得陈旧、破败。
太阴(tài yīn)的意思:指阴暗、阴沉、阴险的性格或行为。
袒右(tǎn yòu)的意思:指明确支持某一方,偏袒某一方。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无住(wú zhù)的意思:指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栖身之处。
纤末(xiān mò)的意思:极其微小的一点儿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朽骨(xiǔ gǔ)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已经腐朽不堪。
一匹(yī pǐ)的意思:形容孤独、独立、无依无靠的状态。
阴雷(yīn léi)的意思:指暗中进行的阴谋、诡计。
直干(zhí gàn)的意思:直接去做,不经过中间环节
庞眉皓首(páng méi hào shǒu)的意思:形容年老而精神矍铄。
- 注释
- 韦偃:《历代名画记》“偃”作“鷃”,是唐代著名画家,本为京兆人,后寓居于蜀。
毕宏:当时著名画家,善画古松奇石,天宝年间官为御史,后拜给事中。
绝笔:谓画成而搁笔。
长风起纤末:形容此画之笔力劲健,风格高举。
嗟:赞叹。
屈铁:比喻松枝弯曲而色黑如铁。
太阴:这里指阴森黑暗。
胡僧:西域僧人。
憩:休息。
庞眉皓首:长眉白头。
住著:佛教用语,即执著。
偏袒右肩:佛教徒身披袈裟,袒露右肩,以表示恭敬。
韦侯:即韦偃。
数:快。
东绢:四川盐亭县有鹅溪,县出绢,谓之鹅溪绢,亦名东绢。
锦绣段:精美的丝织品。
光凌乱:指素绢舒展时光影凌乱的样子。
直干:指树干挺拔的松树。
- 翻译
- 天下有几人精于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还年轻。
画成停笔便觉松梢长风起,满堂观者无不动容叹神奇。
两株古松暴裂着长满苔藓的皮,盘绕的高枝有如青铁交错而屈曲。
剥蚀的树干好像龙虎的白骨,阴森的树叶好像低垂的雷雨。
松很处一位西域僧人在静息,眉发斑白神情超脱无拘羁。
袒露右肩光着双脚,身前松子落满地。
韦侯啊韦侯尽快来相见,我有一匹好素绢。
其价不亚于锦绣缎,舒展时能把光影乱。
我已让人把它修饰得平展,请您挥笔画直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古松画,通过对古松形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生命力的深刻感悟。开篇即点明天下能画古松者寥寥,而毕宏、韦偃等人已是年迈,暗示时代更替与个人功力之难以为继。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两句通过对画笔运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古松图中那种生动、自然的美感赞叹。这里的“绝笔”指的是技艺高超到极致,而“长风起纤末”则是形容笔触之轻盈,与画面上的古松气息相呼应,显得格外神韵。
接下来的几句:“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则是对古松外形的细致刻画。这里的“两株”指的是画中有两棵古松,而“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等句子生动地展现了古松的苍老与坚韧,通过对比“白摧朽骨龙虎死”,更是将古松的生命力与其他生物的消逝形成鲜明对照。
中间部分“黑入太阴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一方面描绘了天气变化带来的氛围感,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胡僧”这一形象,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孤独。
紧接着,“庞眉皓首无住著,偏袒右肩露双脚。”则是对画中人物形态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观察。
最后几句“叶里松子僧前落,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已命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传统技艺传承的担忧与希望。这一部分语言简洁有力,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于古松画这一传统美学的尊重与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古松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更是传递了一种关于生命、自然和艺术永恒主题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