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轩高且明,驻策同其休。
鸟羽莹可数,花光暖争浮。
安足(ān zú)的意思:满足、足够
比丘(bǐ qiū)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佛教僧人。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读经(dú jīng)的意思:指按照经典的文字进行阅读和学习。
花光(huā guāng)的意思:指把钱或资源全部用完,没有剩余。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朗彻(lǎng chè)的意思:明亮透彻,清澈明朗。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落山(luò shān)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黑下来。比喻事物走到了极限,无法再继续发展。
弃禄(qì lù)的意思:放弃官职或高薪,追求个人志向或理想。
亲比(qīn bǐ)的意思:比较亲近,有亲戚关系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人寰(rén huán)的意思:指世界、人间。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石层(shí céng)的意思:指由多层岩石堆积而成的地层,比喻事物的层次分明、有条理。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下游(xià yóu)的意思:指河流或水系的下方,也可比喻事物或地位的低下或次要。
云树(yún shù)的意思:云树是一个描述自然景物的成语,意为山上的云和树木,形容山景如画,美不胜收。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在林中修行,与友人一同登临高明轩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修行者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首句“有客学清净,喜为林下游”,开篇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与喜好,一位追求清净之客,在林间游历,寻找心灵的宁静。接着,“兹轩高且明,驻策同其休”描述了他们所到达之处——高明轩,环境明亮而清静,一行人在此歇息,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
“目界既朗彻,心官欣自由”进一步描绘了环境对人心的影响,视野开阔,心灵得到了释放,感到无比的轻松与自由。接下来,“弃禄慕居士,读经亲比丘”表达了修行者的志向,他们放弃了世俗的荣华富贵,向往着居士的生活,亲近僧侣,研读佛经,追求精神上的解脱。
“云树樵声远,石层春水流”描绘了远处的云雾缭绕的树木与悠远的樵夫之声,以及近处石层间的春水潺潺,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接着,“鸟羽莹可数,花光暖争浮”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细致的自然景观,鸟羽清晰可见,花朵在温暖的阳光下竞相绽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已知隔人寰,日落山更幽”表达了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即使是在远离尘嚣的地方,随着太阳的西沉,四周更加显得幽静。而“适此悟无生,馀事安足求”则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领悟,认为在这个时刻,一切多余的追求都变得不值一提,真正的幸福在于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展现了追求精神自由与宁静生活的美好愿景。
吴蚕八茧鸳鸯绮,绣拥彩鸾金凤尾。
惜时梦断晓妆慵,满眼春娇扶不起。
侍儿解带罗袜松,玉纤微露生春红。
翩翩白练半舒卷,笋箨初抽弓样软。
三尺春云入手轻,一弯新月凌波浅。
象床舞罢娇无力,雁沙踏破参差迹。
金莲窄小不堪行,自倚东风玉阶立。
善恶人情已饱谙,岸纱宴坐看晴岚。
折腰不是渊明懒,作吏元非叔夜堪。
老去一觞犹有味,病来万事更何贪。
从头悉读行年记,惭愧春风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