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全匹帛,望知江淮客。
愁逢汤饼碗,遇鲊论瓮咋。
市南沽茅柴,归店两颧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江淮地区的旅客在外漂泊的艰辛生活。"两袖全匹帛,望知江淮客"表明诗人通过对方衣袖中的布料来判断其为远方来的江淮客人,这里的"匹帛"不仅是实物,同时也象征着旅人的身份和来自远方的信息。"深藏计算苦,好斗意气窄"则揭示了这位旅客在外的艰难处境,他内心充满了苦涩的盘算,不愿轻易显露出来,却又因为性格坚韧而不愿屈服于困境。
"愁逢汤饼碗,遇鲊论瓮咋"中的"汤饼碗"和"鲊论瓮咋"都是生活中的琐事,但在这里却反映了诗人对旅客的同情。"市南沽茅柴,归店两颧赤"则描绘了旅客在市场上买柴火的场景,以及他脸颊因寒冷而变得通红的情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下层社会人物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范云移官赴南署,买舟官河下江去。
君家住在岷峨西,回首江东望乡处。
蜀客吴人解相笑,可惜风流本同调。
江左应传洛下吟,尚书更羡台中妙。
尚书台中多暇日,相逐郎官骑马出。
载酒观棋乐未稀,登山临水情非一。
眼中六代繁华地,吊古悲歌动人意。
冶城无复谢公行,新亭曾洒周郎泪。
君向吴城我燕市,年来亦忆莼鲈美。
幸为传声谢顾荣,何时共饮三江水。
伊昔游京邑,周旋预簪裾。
亲仁值贤哲,汎爱及顽疏。
出处或异趣,聚散罕同居。
今来再晤对,奄忽十载馀。
十载俱南北,行路何倾侧。
色斯子奋飞,明夷我垂翼。
失道愧先迷,知几服深识。
握手惨无言,抚心空叹息。
叹息亦何为,迍邅丁此时。
凤至乐周德,麟伤悲鲁衰。
既往亮无及,将来犹可追。
所忧日月逝,壮志已陵迟。
陵迟竟无成,世故更相婴。
平生陷悔吝,晚节企幽贞。
无咎庶言慎,有禄不可荣。
要子同心事,千秋扬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