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汴梁即事》
《汴梁即事》全文
明 / 罗良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腊月驱车过汴城,朔风吹雪雪纵横

南阳未着蒲鞭化,西洛争驰竹马迎。

钱谷甲兵琐屑祁寒暑雨总撄情。

夜深重锁论文院,漏响鸿声入梦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鸿声(hóng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宏大、洪亮,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声音。

甲兵(jiǎ bīng)的意思:指军队或武器装备。

腊月(là yuè)的意思:指农历十二月,也称为腊月。它是中国农历中的最后一个月份,也是传统农耕社会的冬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岁末年终的气氛和情绪。

论文(lùn wén)的意思:

[释义]
(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构成]
偏正式:论(文
[例句]
撰写学术论文。(作宾语)

南阳(nán yáng)的意思:指人物志向远大,有抱负,有雄心壮志。

蒲鞭(pú biān)的意思:指严厉的惩罚或鞭打。

祁寒(qí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

驱车(qū chē)的意思:指乘车前往某地。

入梦(rù mè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深深地留在梦中,使人难以忘怀。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琐屑(suǒ xiè)的意思:琐细、微小的事物或细节。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争驰(zhēng chí)的意思:争夺、竞争

竹马(zhú mǎ)的意思:竹马是指小孩子之间以竹子做成的马玩具,比喻童年时代的纯真友谊。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诗人罗良信在腊月驾车途经汴梁时所见所感。首句“腊月驱车过汴城,朔风吹雪雪纵横”,开篇即以凛冽的冬日景象引入,朔风呼啸,大雪纷飞,营造出一幅肃杀而壮阔的画面。接着,“南阳未着蒲鞭化,西洛争驰竹马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南阳与西洛两地的不同景象,前者可能是指较为平静或保守的状态,后者则以“竹马”象征孩童的活泼与生机,生动展现了地域间的差异和活力。

“钱谷甲兵称琐屑,祁寒暑雨总撄情”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汴梁作为繁华都市的复杂面貌。钱粮军务虽看似细碎,却关乎民生与安全,是治理之根本;而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考验着治理者的智慧与决心。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地方治理的深刻洞察和关注。

最后,“夜深重锁论文院,漏响鸿声入梦惊”描绘了一幅深夜文人闭门读书的情景,漏壶滴答声与远处鸿雁的叫声交织,既渲染了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也暗示了知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文人内心的丰富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汴梁即事》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更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文化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兼具审美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罗良信
朝代:明

罗良信,字惇卓。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十年(一五八二)举人,任河北定州学正,寻升河南卫辉府司理。历河南彰德府、云南姚安府、广西庆远府同知。后以劳瘁卒于任上。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
猜你喜欢

秋怀

胡骑连年颇内侵,胡尘漠漠翳高深。

何当固赵如颇牧,遂佐兴宛破邑寻。

尚想鼓旂延大敌,要须风鹤有馀音。

秋高马健予方病,只有丹枫可照心。

(0)

白日行空阔,青灯耿夜阑。

(0)

题钱可则芡雪庵

我家雪山下,结茅几度秋。

一朝劫火燎,身堕江南州。

相逢芡雪君,感慨不能休。

我今如丧狗,狂走长包羞。

子幸成小筑,廊岩可夷犹。

何不学孔明,草庐傲王侯。

何不学袁安,高卧绝行辀。

鹓鸾恍入梦,猿鹤悽生愁。

逋客亮非然,谁其执怨仇。

山茅自高洁,得雪逾清修。

三白待君足,毋为垢氛留。

(0)

句·其一

猿戏山花暖,人行塞柳青。

(0)

新开小轩晁子西有诗以韵答之二首·其二

我无先世英,敢望燕台筑。

譬如坎井蛙,拘虚徒窘束。

又如鹪鹩巢,所寄一枝足。

名不闻公卿,迹非侣樵牧。

眼花鬓毛霜,黾勉作侯服。

吏才固不高,民事亦稍熟。

每欲思寡过,岂敢求多福。

群公迟风云,行矣龙起陆。

佳篇杂沓来,文绣被土木。

坐令北窗下,不知有穷独。

相逢一笑粲,语妙席自促。

凭谁觅仙方,造酒逡巡速。

(0)

和蒲大受王园泛舟用文老韵·其三

古木卧偃蹇,脩篁立葱青。

春风渺无迹,林鸟报先声。

篙师任沿溯,潭纹乱虚明。

佳人更吟咏,洗我尘虑清。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