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索绿茎不寻藕,与谁共此从巢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江边采摘莲蓬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相将去采秋江莲,青房戢戢实且圆”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秋天江边莲蓬成熟、果实累累的景象,青绿色的莲房里藏着饱满的果实,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接着,“倒靫收菂亦可喜,春笋未剥空流涎”两句,进一步描述了采摘莲蓬的乐趣。即使在春天,看到未成熟的竹笋也让人垂涎欲滴,这里巧妙地将莲蓬与春笋进行对比,突出了莲蓬的诱人之处。同时,通过“可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收获的喜悦之情。
“玉井有花开十丈,至今依旧藕如船”两句,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想象中,玉井中的莲花盛开,美不胜收,而藕则如同小船一般,既形象又富有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叹。
最后,“试索绿茎不寻藕,与谁共此从巢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与他人共享这份美好时刻的渴望。在寻找绿茎(莲茎)的过程中,似乎没有找到想要的藕,这或许象征着诗人希望与他人共同享受这份自然之美的愿望未能实现,流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采摘莲蓬这一日常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梦中咏醉人
城中醉人舞连臂,城外醉人相枕睡。
此人心中未必空,暂尔颓然似无事。
我生从来不解饮,终日腾腾少忧累。
昔年曾见乐全翁,自说少年饮都市。
一时同饮石与刘,不论升斗俱不醉。
楼中日夜狂歌呼,钱尽酒空姑且止。
都人疑是神仙人,谁谓两人皆醉死。
此翁年老不复饮,面光如玉心如水。
我今在家同出家,万法过前心不起。
此翁已死谁与言,欲言已似前生记。
悟老住慧林
能公住岭南,正观呼不起。
忠公客中禁,朝恩不为累。
道人无净秽,所遇忘嗔喜。
悟公清净人,心厌纷华地。
慧林虚法席,去有迟迟意。
投身淤泥中,佛法何处是。
引身山林间,过患差无几。
力小难自欺,心安似无愧。
悟世常失人,违心辄丧己。
徐行勿与较,乘流得坎止。
君看净因揩,志以直自遂。
杀身竟何益,犯难岂为智。
去住本由天,毋求亦无避。
相期明且哲,大雅亦如此。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八秦穆公墓
泉上秦伯坟,下埋三良士。
三良百夫特,岂为无益死。
当年不幸见迫胁,诗人尚记临穴惴。
岂如田横海中客,中原皆汉无报所。
秦国吞西周,康公穆公子。
尽力事康公,穆公不为负。
岂必杀身从之游,夫子乃以侯嬴所为疑三子。
王泽既未竭,君子不为诡。
三良徇秦穆,要自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