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方起(fāng qǐ)的意思:指事情一发生,就会引起其他事情或连锁反应。
风化(fēng huà)的意思:指人的品德、行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坏,失去原有的纯洁和正直。
葛覃(gě qín)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关雎(guān jū)的意思:关雎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感情失意时的悲伤与忧愁。
农事(nóng shì)的意思:
[释义]
(名)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构成]
偏正式:农(事
[例句]
农事繁忙。(作主语)女红(nǚ gōng)的意思:指妇女绣红的衣物,比喻妇女家务劳动。
亲蚕(qīn cán)的意思:亲近蚕它的茧。
桃夭(táo yāo)的意思:指桃花初开的美景。
周南(zhōu nán)的意思:周南是指南方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南方地区的意思。
- 注释
- 关雎:古代诗歌篇名,出自《诗经·周南》。
风化:教化,风俗。
冠:居首位,首屈一指。
周南:古代地区名,指周朝南部地区。
次第:依次,按顺序。
桃夭:《诗经》中的篇章,赞美少女出嫁。
葛覃:《诗经》中的篇章,描述女子采集葛藤。
农事:农业生产活动。
未兴:尚未开始。
献种:献上谷物种子。
女红:女性的纺织技艺。
方起:刚刚兴起。
亲蚕:亲自养蚕。
- 翻译
- 《关雎》这首诗在周朝南方广泛流传,接下来提到的是《桃夭》和《葛覃》。
农事尚未开始就已献上谷种,女子们刚刚开始学习纺织又忙着养蚕。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端平三年春帖子词(其四)皇后閤》中的第四首。它以《诗经》中的经典篇章“关雎”和“桃夭”、“葛覃”为引,体现了儒家倡导的风化教化理念,强调了周南地区的文化传统。
诗中提到“关雎风化冠周南”,暗示了以《关雎》为代表的《诗经·周南》篇章在地方文化中的崇高地位,起到了道德教化的首要作用。接下来,“次第桃夭及葛覃”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出嫁前后的活动,如桃花盛开时的少女出嫁,以及婚后纺织养蚕的妇德。
“农事未兴先献种”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中女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她们在农忙季节之前就准备种子,体现了勤劳和贤惠。最后,“女红方起又亲蚕”则赞美了妇女们亲手养蚕,从事纺织的手工艺,这是古代家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女性智慧与技艺的体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周南地区的风俗和女性角色,赞美了儒家伦理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展现了皇后閤内所倡导的和谐家庭和社会秩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览镜
拂拭菱花试一临,貌随年改叹光阴。
朱颜惨淡尘埃满,白发萧疏瘴雾侵。
自笑腐唇因苦学,谁知瘦骨为愁吟。
平生履行无人识,嗟尔顽铜岂照心。
秋蛩
促即复促即,秋蛩一何力。
不见机杼巧,但闻日夜织。
霜陨木落天下寒,嗟我妇子衣裳单。
大钧万物各有在,尔独憔悴使人欢。
一鸣复一飞,秋堂燕将归。
四时自兴叹,天道不得违。
忆昔春风和且柔,畏人来入人间游。
鹰隼横厉自兹始,索寞分散还可愁。
咏春
日日看山不厌山,白云吞吐翠微间。
静明光里无穷乐,只是令人下语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