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捉搦歌·其三》
《捉搦歌·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语]韵

邯郸城南夜逆旅楼头十五谁家女。

可怜白马空儃伫,不见其人但闻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邯郸(hán dān)的意思:指虚妄的梦想或幻想,也可以指不切实际的希望或理想。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楼头(lóu tóu)的意思:楼头指的是位于楼房顶部的部分,也可以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前沿的地方。

逆旅(nì lǚ)的意思:逆旅指的是逆流而行的旅途,比喻走上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旅店中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对未知女子的深切思念与情感波动。

“邯郸城南夜逆旅”,开篇点明地点与时间,邯郸城南,夜晚的旅店,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楼头十五谁家女”,接着引出一位在楼上十五岁的少女,她的身份和故事成为整个叙述的核心,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空间。“可怜白马空儃伫”,白马在这里象征着主人公的情感寄托,他独自站立,似乎在等待或思念着什么,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期待。“不见其人但闻语”,最后两句揭示了主人公只能听到女子的声音,却无法见到她本人的遗憾与无奈,这种情感上的距离感增加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故事场景,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主人公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过先墓

愁摧断柳柳还稀,泪洒残花花更飞。

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老莱衣。

(0)

慈仁寺送良伯

入寺松阴散鹤群,出城冬旭袅烟氛。

丛篁僻地犹风叶,独雁荒台倍朔云。

不柰旅魂江北断,更看仙侣日边分。

燕山楼阁晴无数,朝暮钟声送客闻。

(0)

贤隐寺别刘朝信

腊近孤城送客难,一尊萧寺共悲欢。

山空木叶鸣风急,水曲松林背日寒。

岐路人间妨跃马,十年天上忆鸣鸾。

知君此去长安近,拟向云霄直北看。

(0)

安庄道中

处处人家空薜萝,几年凋弊扰干戈。

山过白水峰峦峻,路入盘江瘴厉多。

岭徼土风连百粤,郊原人语杂诸罗。

侧身西望看铜柱,此地曾经马伏波。

(0)

十月鸣雷动,中宵万壑哀。

初闻蟠地出,忽觉绕庭回。

夜水蛟龙斗,寒山风雨来。

江涛何处拆,天柱此时摧。

讵识乾坤意,深愁号令乖。

揽衣还不寐,坐望积阴开。

(0)

过康子德涵彭麓别业

不求金马召,翻爱碧山栖。

柳色闲门闭,桃花曲径迷。

酒船时问字,翠璧有留题。

只此林泉好,无烦到浒西。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