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八首·其三》
《点绛唇八首·其三》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雨后鸣蝉,晚天云柴窑碧。

道人留客,一笑纶巾侧。缺月飞来,挂在疏林隙。

无迹倚栏横笛酒醒微凉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柴窑(chái yáo)的意思:指在窑洞中烧制陶瓷器物,比喻通过艰苦的努力和磨炼来培养人才或者取得成功。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横笛(héng dí)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在特定领域或某个方面表现出色,超过其他人或事物。

酒醒(jiǔ xǐng)的意思:酒醒是指喝酒后醒悟过来,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经历了一段困惑或迷茫后重新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现实情况。

留客(liú kè)的意思:指待客人或留宾客住下来不走。比喻用好的条件和服务留住客人。

纶巾(guān jīn)的意思:纶巾是指用纶丝做成的头巾,比喻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鸣蝉(míng chán)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感受。

缺月(quē yuè)的意思:指月亮不圆,缺少一部分。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天云(tiān yú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

无迹(wú jì)的意思:没有留下痕迹,没有迹象可寻。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鉴赏

这首《点绛唇八首(其三)》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蝉鸣、晚霞与月色交织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雨后鸣蝉”,开篇即以“鸣蝉”这一自然现象引入,暗示了环境的清新与生机。接着,“晚天云破柴窑碧”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天空比作烧制瓷器的柴窑,描绘出晚霞映照下的天空呈现出的碧绿色彩,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感。

“道人留客,一笑纶巾侧”则描绘了一位道人邀请客人共赏美景的情景,通过“一笑”和“纶巾侧”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悠闲与雅致,同时也暗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缺月飞来,挂在疏林隙”中,“缺月”不仅指出了月亮的形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更替。“飞来”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姿态,而“挂在疏林隙”则进一步强调了月光透过稀疏树林洒落的光影效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秋无迹,倚栏横笛,酒醒微凉入”四句,通过“无迹”一词,巧妙地表达了秋天悄然而至,不显痕迹的特点。诗人独自倚靠栏杆,吹奏横笛,随着酒意的消散,感受到一丝微凉,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感受,更是心灵深处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荔枝词三十首寄张子白杨鬯侯·其二十

闻香见色便辞柯,体露金风奈若何。

何似色香无觅处,烟霞堆里独婆娑。

(0)

泽萌和尚归自栖贤主海云席赠此·其一

三岩高处曾相见,五老峰头念索居。

何事玉渊书未报,水清难怪久无鱼。

(0)

前参戎李元济手植双槐于庭下其子东园兄弟不忘手泽颜之为堂绘图徵诗赋此并识旧游·其五

昔人手植卜三公,仙李蟠根此日同。

珍重挥毫添九棘,一家都在画图中。

(0)

喷玉泉祷雨

闻说喷泉如喷玉,今来探水似探珠。

殷勤报语山灵道,愿挽天河决作渠。

(0)

送李方水还临高学署·其二

停车惘惘不胜情,斟酌前岐旧路程。

古道至今成鉴辙,那堪重过辨州城。

(0)

送李方水还临高学署·其一

三年一别一番新,几度相逢笑有因。

僧未参方官未擢,闭门人亦出门人。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