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柱》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铁 柱 宋 /方 信 孺 崔 嵬 十 二 峙 乾 和 ,五 柱 何 如 马 伏 波 。败 堑 颓 垣 今 日 见 ,想 曾 荆 棘 汉 铜 驼 。
- 注释
- 崔嵬:形容建筑物高大雄伟。
峙:耸立,直立。
乾和:指天和地,象征着宇宙的和谐。
五柱:古代宫殿的一种建筑结构,象征着稳定和支撑。
马伏波:指汉代名将马援,以其勇猛善战著称。
败堑颓垣:废弃的战壕和破败的城墙。
荆棘:比喻困难和险阻。
汉铜驼:汉代长安城的标志性雕塑,这里借指过去的辉煌。
- 翻译
- 高大的宫殿屹立在天地之间,与马伏波的五柱相比如何?
昔日的战壕和残垣今日可见,仿佛还能想象到汉代的荆棘丛中那尊铜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浑壮丽的山川景象,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开篇两句“崔嵬十二峙乾和,五柱何如马伏波”中,“崔嵬”形容山势之高大雄伟,"十二峙"可能指的是特定地区的十二个山峰,而"乾和"则表达了一种清净、平和的气氛。"五柱"可能是指五座高大的岩石或山峰,通过与“马伏波”的对比,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于这自然景观之壮观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败堑颓垣今日见,想曾荆棘汉铜驼”则转向了历史的沉思。"败堑颓垣"形容的是城墙残破不堪,"今日见"表明诗人亲眼所见,而“想曾荆棘汉铜驼”中,“荆棘”暗示着过去战争的痕迹和艰难困苦,"汉铜驼"则是对古代战事的一种联想,可能指的是古代用以御敌的铜制防御设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国势兴衰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