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伏波的词语解释
伏波的意思
拼音:fú bō    注音:ㄈㄨˊ ㄅㄛ
使用场景
伏波一词常用于形容在力量、地位或能力上明显处于劣势的一方认输或屈服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描述在竞争中败北的情况,或者在权力斗争中被迫向强者低头的情景。
例句
1. 在商业竞争中,小企业往往难以与大公司竞争,只能选择伏波。2. 在这场辩论中,他的观点被反驳得无法辩驳,只能伏波认输。
基本含义
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基本解释

(1). 汉 将军名号。 西汉 路博德 、 东汉 马援 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 宋 鲍照 《代苦热行》:“ 戈船 荣既薄, 伏波 赏亦微。” 唐 刘长卿 《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诗:“盛府依 横海 ,荒祠拜 伏波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横海 、 伏波 , 戈船 、 下瀨 。”
(2).谓平息变乱。 王闿运 《丁文诚诔》:“抗急疏而请使,举偏师以伏波。”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历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楚庄王与齐桓公之间的战争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足球比赛中,我们队伍实力较弱,只能伏波认输。2. 初中生:面对考试中的难题,他选择了伏波,放弃了继续努力。3. 高中生:在班级竞选中,他的竞争对手实力强大,他只能伏波认输,没有获得班长的职位。4. 大学生:在职场竞争中,有时候不得不面对伏波的局面,需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伏波”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伏波的故事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具体的故事细节已经不太清楚,但这个成语在中国文化中广泛流传,并成为了形容认输、屈服的常用词语。
记忆技巧
你可以通过将“伏波”与“低头屈服”等词语进行联想,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伏波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伏”和“波”两个汉字组成。其中,“伏”表示屈服、低头,而“波”则表示强者、对手。
详细解释
伏波源自于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据说,战国时期,楚国的君主楚庄王曾经与齐国的君主齐桓公进行战争。楚庄王在此战中战败,被迫向齐桓公低头认输,表示屈服于对方的强大实力。因此,伏波成为了表示屈服、认输的象征。
(0)
诗文中出现“伏波”的诗词

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0)

书南宁驿

岁晚驱驰忆帝京,北风回首重关情。

中天日月回金阙,南极星辰绕玉衡。

父老尚烦司马檄,蛮夷须用伏波兵。

也知文德能柔远,传道新恩欲罢征。

(0)

送独孤判官赴岭

伏波初树羽,待尔静川鳞。

岭海看飞鸟,天涯问远人。

苍梧云里夕,青草嶂中春。

遥想文身国,迎舟拜使臣。

(0)

奉寄别马巴州

勋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

扁舟系缆沙边久,南国浮云水上多。

独把鱼竿终远去,难随鸟翼一相过。

知君未爱春湖色,兴在骊驹白玉珂。

(0)

从军行·其三

精兵扼虎五千多,后距何烦路伏波

龙勒秋来觇敌去,黄门骑吹杂铙歌。

(0)

梦中绝句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诗尚不磨。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