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痛(āi tòng)的意思:极度悲伤和悲痛。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旧京(jiù jīng)的意思:旧京指的是古代的京城,也可用来形容过时、落后的事物。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木末(mù mò)的意思:木末指木头的末梢,比喻事物的最后一点或最后的结果。
三仁(sān ré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具备仁爱之心,包括仁义、仁慈、仁爱。
深情(shēn qíng)的意思:指深厚的感情和真心实意的情感表达。
书种(shū zhǒng)的意思:指书籍繁多,种类繁杂。也可指文化知识渊博。
往日(wǎng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以前的时光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想像(xiǎng xiàng)的意思:指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力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情景。
兴王(xīng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兴起、称王称霸。
佯狂(yáng kuáng)的意思:假装疯癫、装疯卖傻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一代(yī dài)的意思:指同一时代的人或事物。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忠魂(zhōng hún)的意思:指忠诚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 鉴赏
这首诗《木末亭(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木末亭”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与感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对其精神的崇敬。
首联“想像忠魂在旧京,君臣自此益深情”,开篇即以想象的方式勾勒出忠魂在故都的形象,暗示了历史人物的忠诚与君臣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颔联“佯狂岂是三仁志,哀痛犹传一代声”,通过对比手法,指出并非真正的狂放不羁才是三仁的理想追求,而是他们内心的哀痛之情,依然能传颂于世,强调了情感的真实与深远影响。
颈联“往日衣冠留木末,只今俎豆失江城”,将时间轴拉长,从过去到现今,描述了历史变迁中人物与场景的消逝,以及文化传承的断裂,暗含对时代更迭与文化遗失的感慨。
尾联“无多书种难留汝,恨绝兴王不爱名”,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认为书籍与知识的传播不足以留住历史人物的精神遗产,流露出对失去文化根基的遗憾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哀痛、文化传承等主题的深刻洞察与独特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家书
亲老膝无侍,念子心每驰。
偶得远道书,食息联慰怡。
一月书两函,所慰亦已稀。
慨余在客中,愁病恒缘依。
委云起居好,所告能毋欺。
又恐据实陈,徒使深忧疑。
踌躇方寸中,往往难措词。
昨日乡书来,乡书亲所贻。
上言春雨多,田禾茂方滋。
海城十万户,秋穫当有期。
中言家室安,弟妹仍好嬉。
南巷观社灯,吾健孙童携。
下言墙东园,种苋还种葵。
閒时课僮灌,新绿颇离披。
寻常语琐屑,并不及寒饥。
虽不及寒饥,梦寐吾廑之。
去腊吾出门,事事手所治。
被身丝与布,下饭盐与齑。
五世儒素风,俭朴诚适宜。
所忧瓮中粟,储仅三月炊。
届今月阅五,区区终何裨?
纵堪亲朋谋,在昔索已疲。
念此怆我怀,焉忍甘粥糜?
寄书复寄书,寄书增郁伊。
居者苦莫食,行者苦莫归。
悔以侥倖心,酿为轻别离。
可怜孤泪痕,渍枕成流漪。
眼中各谋己,道路当告谁?
远望南西门,好柳青垂垂。
好云暗相弄,好风自来吹。
如见钓鱼矶,落日沧江湄。
此书达当早,我归再难迟。
寄书亦已寄,我归仍无期。
《寄家书》【清·姚燮】亲老膝无侍,念子心每驰。偶得远道书,食息联慰怡。一月书两函,所慰亦已稀。慨余在客中,愁病恒缘依。委云起居好,所告能毋欺。又恐据实陈,徒使深忧疑。踌躇方寸中,往往难措词。昨日乡书来,乡书亲所贻。上言春雨多,田禾茂方滋。海城十万户,秋穫当有期。中言家室安,弟妹仍好嬉。南巷观社灯,吾健孙童携。下言墙东园,种苋还种葵。閒时课僮灌,新绿颇离披。寻常语琐屑,并不及寒饥。虽不及寒饥,梦寐吾廑之。去腊吾出门,事事手所治。被身丝与布,下饭盐与齑。五世儒素风,俭朴诚适宜。所忧瓮中粟,储仅三月炊。届今月阅五,区区终何裨?纵堪亲朋谋,在昔索已疲。念此怆我怀,焉忍甘粥糜?寄书复寄书,寄书增郁伊。居者苦莫食,行者苦莫归。悔以侥倖心,酿为轻别离。可怜孤泪痕,渍枕成流漪。眼中各谋己,道路当告谁?远望南西门,好柳青垂垂。好云暗相弄,好风自来吹。如见钓鱼矶,落日沧江湄。此书达当早,我归再难迟。寄书亦已寄,我归仍无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0567c70d7f8815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