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栽竹》
《雨中栽竹》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心被清虚引非关索竹看。

檐前才数个,淇上已千竿。

微雨土初覆,北风天正寒。

昆丘有孤凤,何处琅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才数(cái shù)的意思:指人的才能或品行超过常人。

非关(fēi guān)的意思:非关意味着不相关、不相干,表示与某事物无关。

关索(guān suǒ)的意思:关索指的是解决问题或困难的关键所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昆丘(kūn qiū)的意思:形容人多而杂乱,无法辨认清楚。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天正(tiān zhèng)的意思:指天空明朗,天气晴好的样子。也形容事物的正直、正派。

虚引(xū yǐn)的意思:虚假地引用、借用别人的话或事情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雨中栽竹》描绘了诗人内心受到清静虚空的吸引,不单纯是为了观赏竹子。他注意到屋檐下新栽的几株竹子,尽管数量不多,但它们的影子已经延伸到了远方的淇水上,仿佛那里已经有了成千上万的竹竿。雨水轻轻洒落,泥土刚刚覆盖在竹根,天气也显得格外寒冷。诗人借此寓言,想象着遥远的昆丘之上有一只孤独的凤凰,它可能正在寻找琅玕这样的美石为食。整首诗通过雨中竹子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洪武癸亥九月二日与府学赖先生登宋相王钦若墓既归作长短歌一首以示

峨峨独山南,萧萧白杨树。

石灶砑然如水深,云是宋相王公钦若墓。

相君逮事真宗朝,千载云龙夸际遇。

平生赐百结,胡然饱奸妒。

寇公社稷勋,谬指为孤注。

西戎南牧正纷争,澶渊雪耻当用兵。

逆探上意纵谈说,天书封禅夸太平。

大梁都城千骑出,来向西宫祠太乙。

肆令玄教逞虚无,栋宇煌煌耀丹碧。

吁嗟匡国无良图,九死岂足湔余辜。

君恩敕葬纪勋绩,断碑扛去空龟趺。

三百年来子孙绝,翁仲无言遭发掘。

玉鱼金碗出人间,伤心忍作狐兔穴。

石为羊虎卧苍苔,斧凿巉岩留半折。

春深谁复酹寒浆,杜宇斜阳恨流血。

老翁耕种携锄来,为言过者休悲哀。

沧海桑田今几度,金谷铜驼安在哉。

君不闻巩洛山陵一抔土,渡江南来荒草莽。

攒宫古木常冬青,越客扳号泪如雨。

(0)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其六烧火盆行

春前五日初更后,排门然火如晴昼。

大家薪乾胜豆䕸,小家带叶烧生柴。

青烟满城天半白,栖鸟惊啼飞格磔。

儿孙围坐犬鸡忙,邻曲欢笑遥相望。

黄宫气应才两月,岁阴犹骄风栗烈。

将迎阳艳作好春,政要火盆生煖热。

(0)

愚溪在零陵城对岸渡江即至溪甚狭一石涧耳盖众山之水流出湘中

一水弯环罗带阔,千古零陵擅风月。

取名如许安得愚,因病成妍却奇绝。

至今镜净不可唾,犹恐先生遗翰墨。

泽及溪流不庇身,付与后来商巧拙。

我欲扁舟穷石涧,春涨未生寒濑咽。

纷红骇绿四山空,惟有风篁韵骚屑。

清溪东去客西征,钴鉧潭边聊驻节。

何时随汝下潇湘,归路三千橹伊轧。

(0)

苏幕遮.灯下听剪刀声

紫纹绫,红锦缎。裁向灯前,响杂黄金钏。

应恐鸳鸯分背面。钿尺频移,停处商量遍。

晃还移,人未倦。叠股并刀,运处分明见。

万缕愁肠萦莫遣。欲断仍连,试倩萧娘剪。

(0)

荷叶杯.相逢曲

若个粉郎娇艳。当面。多事一凝眸。

恰逢小妹乍回头。羞么羞。羞么羞。

(0)

西河.感旧用周美成韵

伤心地。重经往事休记。

人非物换,两茫茫、不堪提起。

歌停舞歇断行踪,望中烟草无际。阑干曲,空徙倚。

旧因何故牵系。朝思暮想,更添修、愁城怨垒。

他生未卜此生休,忆君清泪如水。

雕屏绣榻今还在,但那人对面千里。

业债想因前世。

故今番、会少离多,冤对生死,总由奴命里。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