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五日海上遇风雨作》
《五月五日海上遇风雨作》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疾风吹雨满征衫陆走川行两不堪

尘事人心事远,濯缨何必江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尘事(chén shì)的意思:指琐碎的事务或世俗的事物。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疾风(jí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迅猛,速度极快。

江潭(jiāng tán)的意思:指江河湖泊的水面。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的地方。

陆走(lù zǒu)的意思:徒步行走,步行旅行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濯缨(zhuó yīng)的意思:濯缨是一个古代军事用语,指的是洗净战马的缰绳。引申为整顿军队,准备战斗。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征衫(zhēng shān)的意思:指征兵时发给士兵的衣物,比喻被征召上战场。

鉴赏

这首诗《五月五日海上遇风雨作》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海上遇风雨时的内心感受。

首句“疾风吹雨满征衫”,开篇即以强烈的视觉和触觉意象展现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疾风骤雨打湿了行人的衣衫,营造出一种急促、紧张的氛围。这里的“征衫”不仅指外衣,也暗含旅途劳顿之意,暗示了诗人的奔波与艰辛。

次句“陆走川行两不堪”,进一步描述了风雨中无论是陆地还是水路都难以忍受的情景。这里“陆走”和“川行”分别指陆地行走和水上航行,诗人将两种不同的出行方式并置,强调了无论是在陆地还是在水上,恶劣的天气都给行进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第三句“尘事萦人心事远”,转而从内心情感的角度出发,揭示了风雨不仅影响了外在的行动,更扰乱了诗人的心绪。尘世的琐碎事务缠绕心头,使得本就因风雨而烦躁的心情更加遥远、难以平静。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凸显了外部环境与内心世界的紧密关联。

最后一句“濯缨何必在江潭”,则表达了诗人对心灵净化的思考。诗句中的“濯缨”源自古代典故,原指洗帽带,后引申为洗涤心灵、追求高洁之意。“江潭”则指江边的水泽之地。诗人在此提出疑问,是否一定要在江边的水泽之地才能进行心灵的洗涤?这实际上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反问,暗示了诗人寻求精神解脱的渴望,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地点或形式,而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我反思和心灵净化。

综上所述,《五月五日海上遇风雨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思考,以及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海珠屿

水墦是处是渔庄,树石都含海色凉。

摸蛤捉鱼潮复汐,那知人世有沧桑。

(0)

息力杂诗·其四

等閒一雨变炎凉,廛市园林本不常。

奴价山中犹倍婢,新来椰子傲槟榔。

(0)

检蒉斋手札怆然有感·其二

君才十倍我,而气亦倍之。

等閒弄笔札,时复杂怒嬉。

东坡乃天人,群怪吠故宜。

只惜元祐政,厮坏无一遗。

颇亦怼君激,何妨少委蛇。

胡为料虎头,一斥濒九危。

世运实丁此,陆沈坐咎谁?

兹境恍昨昔,三复涕涟洏。

(0)

听水斋杂忆·其十三

千里来看洞口云,牙琴海上奈临分。

伤心剩对江田老,说著匡山最恸君。

(0)

听水斋杂忆·其三

礼佛年年一舸偕,皖公归后玉长埋。

阿咸冷尽林中梦,忍向山厨重作斋?

(0)

石门侧有松若偻拔于风画以存之题曰石门松影

含叹山阿与写真,再来恐便付槱薪。

他年誇向僧雏辈,及见支离百岁身。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