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翻覆(fān fù)的意思:翻倒、倾覆
衡庐(héng lú)的意思:形容房屋坚固、安定。
惊鹊(jīng què)的意思:指突然受到惊吓而惊飞的鹊鸟,比喻人受到惊吓后突然离开或逃走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突然失去勇气、信心或胆怯的情况。
满虚(mǎn xū)的意思:形容内心充实而外表虚弱。
前知(qián zhī)的意思:事先知道或预测到。
去事(qù shì)的意思:指摆脱烦琐的事务,远离纷扰,不再牵扯其中。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我思(wǒ sī)的意思:指自己思考,有所觉悟。
无时(wú shí)的意思:没有时候,表示没有时间的概念。
无宁(wú nìng)的意思:毫无疑问;没有任何可比性
相携(xiāng xié)的意思:一起前进,共同努力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斜月(xié yuè)的意思:指月亮不是圆满的状态,而是呈现出一种斜倚或半圆形的形状。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二三子(èr sān zǐ)的意思:指年轻人,特指年轻小伙子。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的《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梦境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衡庐曾有约,相携尚无时”点出诗人与友人有过约定,但至今未能实现,流露出一种遗憾和期待的心情。接着,“去事多翻覆,来踪岂前知?”两句则表达了世事多变,未来难以预料的感慨,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斜月满虚牖,树影何参差。”描绘了一幅月夜景象,斜月洒满空窗,树影摇曳不定,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林风正萧瑟,惊鹊无宁枝。”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清,风吹过树林发出萧瑟之声,惊动了栖息的喜鹊,它们找不到安宁的栖息之地,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动荡。
最后,“邈彼二三子,惄焉劳我思。”诗人将思绪转向远方的友人,表达出对他们的深切思念。在这首诗中,王守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