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其三》
《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其三》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衡庐曾有约,相携无时

去事翻覆,来踪岂前知

斜月满虚牖,树影参差

林风正萧瑟惊鹊无宁枝。

邈彼二三子,惄焉劳我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翻覆(fān fù)的意思:翻倒、倾覆

衡庐(héng lú)的意思:形容房屋坚固、安定。

惊鹊(jīng què)的意思:指突然受到惊吓而惊飞的鹊鸟,比喻人受到惊吓后突然离开或逃走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突然失去勇气、信心或胆怯的情况。

满虚(mǎn xū)的意思:形容内心充实而外表虚弱。

前知(qián zhī)的意思:事先知道或预测到。

去事(qù shì)的意思:指摆脱烦琐的事务,远离纷扰,不再牵扯其中。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我思(wǒ sī)的意思:指自己思考,有所觉悟。

无时(wú shí)的意思:没有时候,表示没有时间的概念。

无宁(wú nìng)的意思:毫无疑问;没有任何可比性

相携(xiāng xié)的意思:一起前进,共同努力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斜月(xié yuè)的意思:指月亮不是圆满的状态,而是呈现出一种斜倚或半圆形的形状。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二三子(èr sān zǐ)的意思:指年轻人,特指年轻小伙子。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的《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梦境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衡庐曾有约,相携尚无时”点出诗人与友人有过约定,但至今未能实现,流露出一种遗憾和期待的心情。接着,“去事多翻覆,来踪岂前知?”两句则表达了世事多变,未来难以预料的感慨,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斜月满虚牖,树影何参差。”描绘了一幅月夜景象,斜月洒满空窗,树影摇曳不定,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林风正萧瑟,惊鹊无宁枝。”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清,风吹过树林发出萧瑟之声,惊动了栖息的喜鹊,它们找不到安宁的栖息之地,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动荡。

最后,“邈彼二三子,惄焉劳我思。”诗人将思绪转向远方的友人,表达出对他们的深切思念。在这首诗中,王守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雨中与客游石湖同饮盟鸥亭二首·其二

收帆还著屐,湖上系兰桡。

暮雨来吴嶂,春烟翳越桥。

挂冠归笠泽,把酒醉花朝。

久已甘肥遁,山翁不用招。

(0)

山中晚眺有感

一路斜阳里,青山引客车。

幽花生涧曲,修竹绕村居。

天晚鸟飞倦,途穷马力徐。

宦游味如此,何日遂焚鱼。

(0)

延津道中

五更辞卫郡,百里过延津。

马踏晴沙日,莺啼紫陌春。

软风随弱柳,细雨浥轻尘。

渐向东南去,韶光别样新。

(0)

夜宿顺德公馆

侵晨历赵境,薄暮宿邢台。

秉烛当轩坐,钩帘待月来。

青衫春渐薄,绿酒夜须开。

佳景方留恋,城头鼓又催。

(0)

吴江道中

言返嘉禾棹,时过钓雪滩。

平湖环县霁,高塔入云寒。

沙岸芦花白,霜林枫叶丹。

开帘看旅雁,点点落江干。

(0)

送长洲陈明府入觐

朔风吹袂冷,鞍马去京师。

天外双凫远,云中一鹤随。

赋先群邑起,绩报九重知。

花县归宜早,徵书渐及期。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