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净信心宗,则无俗不真。
得幻智法门,而有佛皆子。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忉利(dāo l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形象、容貌丑陋不堪。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法门(fǎ mén)的意思:法门是指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的方法、途径或门径。
和尚(hé shàng)的意思:指出家人、僧人,也可泛指具有高尚品德或修养的人。
路上(lù shàng)的意思:指在路途中,在旅途中。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天宫(tiān gōng)的意思:指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比喻极高的地位或美好的境地。
信心(xìn xīn)的意思:指对自己的能力、前途或事情的成功充满自信和乐观。
心宗(xīn zōng)的意思:指人的内心信仰、宗教信仰或思想信念。
智法(zhì fǎ)的意思:智慧和法律的结合,指智慧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
忉利天(dāo lì tiān)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明亮,没有一丝云彩。
忉利天宫(dāo lì tiān gōng)的意思:形容建筑宏伟、雄壮,气势磅礴。
这首诗《净信道人真赞》由宋代僧人释慧空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禅理,展现了对净信道人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入净信心宗,则无俗不真”,揭示了净信道人在修行中达到的境界,即在清净信仰的引导下,世俗的一切都能显现其真实本质。这不仅是对净信道人个人修为的高度肯定,也蕴含着佛教中关于现实世界本质的深刻见解。
接着,“得幻智法门,而有佛皆子”进一步阐述了净信道人通过智慧的领悟,认识到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体现了佛法中“众生皆有佛性”的核心理念。这种认识超越了个体与群体的界限,将所有生命视为平等且具有成佛潜力的存在。
“视人间为忉利天宫,坐平芜乃台山路上”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人间与理想中的天堂(忉利天宫)相提并论,同时以平芜(荒凉之地)与台山(名山)的路作为比喻,暗示净信道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如同行走在通往精神彼岸的道路上。
最后,“东山晚识此婆,盖因其子止庵道人,幽岩和尚”则以净信道人的儿子止庵道人和幽岩和尚作为引子,点明了净信道人之所以被世人所知,是因为他的后代在修行道路上的成就,间接反映了净信道人对其子女乃至后世影响的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净信道人修行境界的描绘,以及对其后代成就的提及,展现了佛教中关于修行、悟道、慈悲与传承的深刻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净信道人高尚人格与伟大贡献的崇高敬意。
理神固超绝,涉粗罕不群。
孰至消烟外,晓然与物分。
冥冥玄谷里,响集自可闻。
文峰无旷秀,交岭有通云。
悟深婉中思,在要开冥欣。
中岩拥微兴,□岫想幽闻。
弱明反归鉴,暴怀傅灵薰。
永陶津玄匠,落照俟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