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函关二首·其二》
《函关二首·其二》全文
元 / 陈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万里西游客归期趁早鸿。

涧泉明晓练,山果秋红

鸟度烟岚外,人行泥淖中。

前途驿使立马关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趁早(chèn zǎo)的意思:及早行动,抓住时机

关东(guān dōng)的意思:指东北地区,也指东北方向。

归期(guī qī)的意思:指返回的时间或期限。

立马(lì mǎ)的意思:立即、马上

明晓(míng xiǎo)的意思:明晓意指明白,了解清楚。

泥淖(ní nào)的意思:比喻陷入困境或困扰。

前途(qián tú)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或前景。

秋红(qiū hóng)的意思:秋天的红色,形容秋季景色美丽壮观。

泉明(quán míng)的意思:指清澈明亮的泉水,也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思想开明。

山果(shān guǒ)的意思:山果指的是山上的果实,比喻不可得到的东西或者不切实际的愿望。

行泥(xíng ní)的意思:行动迟缓,动作不灵活。

烟岚(yān lán)的意思:形容山林间烟雾缭绕的景象。

驿使(yì shǐ)的意思:指古代传递公文、传令的官员或使者。

游客(yóu kè)的意思:指到别的地方去游玩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的旅人在秋季的山林间行进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旅途的孤独感。

首联“万里西游客,归期趁早鸿”,开篇即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一位在遥远西方旅行的客人,他正急切地期盼着能够赶上北飞的大雁,暗示了他内心的急迫与对归家的渴望。

颔联“涧泉明晓练,山果落秋红”描绘了清晨山间的景象,清澈的泉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一面镜子;而山上的果实已成熟,坠落在秋日的红叶之中,既展现了自然界的丰饶,也隐含了时光的流逝。

颈联“鸟度烟岚外,人行泥淖中”则将视角转向了空中与地面,远处的鸟儿在烟雾缭绕的山岚中自由飞翔,而旅人自己却不得不在泥泞的小路上艰难前行,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尾联“前途逢驿使,立马问关东”则是全诗的高潮,旅人在前方遇到了传递消息的驿使,他立即停马询问关于东方的消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归途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人物情感的交织,生动地展现了一位旅人的内心世界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远方家乡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陈基

陈基
朝代:元   字:敬初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生辰:1314-1370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猜你喜欢

咏史·其四

武皇重经术,发策策贤良。

广川抱硕学,天人语周详。

贾茂董更醇,治道通阴阳。

而胡命世材,出俾相骄王。

守正端轨则,推诚化披猖。

留滞终外藩,稍异投沅湘。

曲学阿世人,升之在庙廊。

汉业不复兴,格心谁周防。

叶公空好龙,见龙乃张皇。

(0)

哭女三首·其一

十岁言诗有性灵,木兰爱说替耶征。

黄泉不是黄河水,闻否耶娘唤女声。

(0)

新秋雨中塞晓亭侍郎招饮署斋即席分赋

飞鸟无心惜羽翰,游鱼随处狎波澜。

于人岂敢行藏异,好我何妨礼数宽。

头白亲知稀握手,酒深风雨一凭阑。

年光向晚贪高会,已醉辽东管幼安。

(0)

雉朝飞

雉朝飞,其羽灼灼。雌前跳,子后跃。

于田于薄,是饮是啄,我弗如尔行乐。

尔乐我哀,朝行出游,日暮独归。

独归兮心悲,群嗷嗷兮夜饥。

我无术兮哺儿,先我死者知之。

(0)

望中条山有怀吴天章玉溪隐居

雪晴初日照,历历中条岑。

下有幽人宅,长邻洞壑深。

松门闲倚杖,潭水坐清心。

静听风泉落,泠然弹玉琴。

(0)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省我坟墓。

十年万里白头亲,肠断缝衣无寄处。

归来五鼎列墓前,有泪不达重泉路。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